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和释迦眸尼佛有关系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9:50:59
如来佛祖和释迦眸尼佛是同一尊佛吗?或者是阿弥陀佛呢?

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是指释迦牟尼佛,但基本上只是借用了名字而已,跟真正的释迦牟尼佛以及佛教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它是建立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的,跟佛教的观点有很大出入。

另外“如来佛祖”也是民间的叫法,佛教中并不存在。人们常误认为如来是佛的名字,其实不然。如来与佛是一个意思,都是一种称号,佛有十种称号,分别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此外也有人把佛陀称为:释尊、世尊、两足尊。

以下是佛陀十号的解释:

如来十号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于应化不同,各有别号,或取因言“弥勒佛”,或取果言“阿弥陀佛”,或取性言“毗卢遮那佛”,取相言“卢舍那佛”,取行言 “释迦牟尼佛”,取愿言“阿□佛”、药师佛,佛佛各异。然而诸佛具足一切智慧、德行,无有差别,诚所谓“佛佛道同”,故有十种尊号,为诸佛的通号,称为 “如来十号” 或“十种通号”。

“十号”的意义列举如下:

一、如来:指佛陀乘如实之道而来,即谓“如来”;也可译为“如去”,即乘真如之道而去达佛果涅盘。“如”是指佛陀的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如如不动; “来”是指佛陀的应化身,此“身”为救度众生“应化”而来。“如”是静态的,“来”是动态的,成佛以后本是动静不分、法应不二的,如《金刚经》说: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因此,“如来”是说佛陀在如如不动的法身中,因悲悯救度众生,应化而来,故曰“如来”。

二、应供:佛陀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经过累劫的修行、度众,证断三惑□,超越二死□,积聚福德因缘,达到“三觉圆满,万德具足”的究竟佛果,堪受人天供养,故名“应供”。正如一个人把毕生岁月奉献给国家社会,一旦功成身退,理应受到国家的退休金安养天年一样。

三、正遍知:又作正等觉者,即佛陀能正觉一切法,有别于凡夫的不觉与外道的错觉;佛陀能遍觉一切众,有别于二乘的自觉与菩萨的“虽正知而不遍”。由于佛陀的智慧能正遍了知一切法,故名“正遍知”。

四、明行足:即三明、五行悉皆圆满具足。三明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五行为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证得三明则“慧具足”,修持五行为“福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