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句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4 06:59:35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①,切问而近思②,仁在其中矣。”

子入太庙(1),每事问。或曰:“孰谓鄹(2)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制之,不知为不止,使知也。

这三句话的字词解释,一般是“而”“之”的解释,请注明是第几句的第几个 然后是文言句式
还有是涉及到的其他的话,以及对上述句子的解释,自己的,每句30到40字即可

第一句的两个而都是而且的意思,表示并列
  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 笃志”。 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思。”
  第二句的第一个之是“的”的意思,第二个之是代词“它”,代前面的那句话。
  第三句的“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制之,不知为不止,使知也。是错误的,原文是“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止,是知也。
  意思是“由呀!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时知道你所不知,才算是知。”
  有时候,或者,很多时候,我们了解一个事物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知道了,以为对那事物了解通透,但局限往往就此产生。因为我们对此的误读往往会阻挡我们对这件事物的态度,自身对事物的态度,有时候会伤害到那个“事物”,有时候,会误了自己。从这个角度看,不知的‘害’跟知道的‘益’同等重要了。甚至有时候,不知的‘害’要大过知道的‘益’了。
  前面谈到的“功乎异端”也是不知造成的吧?
  道理清楚了,如何去作?
  我想,在面对一个需要学习的知识的时候,一个正在发生事件的时候,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去体察它,认识它,不要轻易在内心下结论,并且,要在体察的同时,认识到自身的局限,要知道,有些事情,在自己的积累和认识的局限上,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那就对无法解决的这个部分,保持一个畏惧之心吧,时刻提示自己的问题所在,作到这些,就会减少草率和偏执发生的几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