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手上只有一个平水韵表,有办法可以迅速查出律诗所压的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7:00:46
如果手上只有一个平水韵表,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迅速查出律诗所压的韵?
还有,我懂得粤语,但不知道怎样根据粤语来确定入声,请问有什么办法?

1()如果你的平水韵表的列出了具体的字表,例如"佩文韵府", 就很容易查一个律诗所压的韵了. 例如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其中的"前, 鞭, 天, 烟"属于"先"韵, 独用. 常用的字有
边, 眠, 颠, 天, 田, 年, 莲, 笺, 千, 前, 先, 坚, 牵, 妍, 贤, 烟等等.

如果你的平水韵表只列出了韵的名字, 没有具体的字表, 就不太好查了.

(2) 广州话是目前还保持入声的几个方言之一. 如果你的母语是广州话, 你自然辨别入声. 例如, 答(dap),眨(dzap),甲(gap), 百(bak), 角(gok), 八(bat), 发(fat), 等等. 要是不能自觉确定入声, 可能最多只能说听得懂广东话吧.
"锻铁嵇康"的回答中, 说以前元音不发达, 才有入声, 这个看法不妥当. 唐以前汉语的元音系统比现在复杂, 元音比普通话多, 有平上去入, 声母也复杂. 现在普通话话中的元音和声调都比以前简化了, 其原因可能有跟北方少数民族语言融合的因素, 也有其他的因素.

网页、word都可以查
粤语以广州口音为主的广府片的语音入声字分为55调的上入声,33调的中入声,22调的下入声。入声字中常有尾音,这跟英文等西方文字有点相似,不过不同的是,粤语的入声字的尾音已经不发音了,而这些不发音的尾音是用来调整舌头位置的。如“八”和“百”,外人听粤语这两个字很相似,其实其声母和韵母都一样,不同的就在尾音,“八”的尾音是“t”,而“百”的尾音是“g”,一个舌头向硬腭翘起做发“t”的姿势但不发声,一个是舌尖平放舌根向软腭隆起作“g”或者“k”的发生姿势同样不发声。所以有很多北方人学习粤语这入声字为什么都发不好,主要就是尾音的处理上。现代的普通话已经进化到不需要尾音来区分字音的地步了,所以入声字消失。元音完善了,作为补充的尾音自然消失了。辅音其实大多指的是元音之后的尾音,其功能就是辅助作用。因为以前元音不发达,字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