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遗传学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3 02:29:36
有这么一句话:“只有在基因纯合时才能显示相加效应,在杂合时显示显性效应。”

那么基因杂合时不显示相加效应吗???

下面这个例子又是什么意思??
控制高度的基因,一个等位基因g 平均可贡献2cm的高度,G平均贡献4cm的高度,gg纯合贡献4cm高度,Gg杂合可贡献6cm高度,或者7cm,8cm的高度,GG纯合可贡献8 cm的高度,它们的遗传方差称为加性遗传方差(additive genetic variance)。

那么下面这句话对否
基因的加性方差是可以固定的遗传而显性和上位性方差是不可以固定的。

本人最近在学习遗传学,有些问题希望大家不吝赐教啊!!!

基因杂合时具有的是一对等位基因,其控制的是一种性状的两种不同表现,表型效应自然不能相加.
基因的加性方差是可以固定的遗传而显性和上位性方差是不可以固定的。这句话是对的.
因为显性和上位性方差是受到多方面遗传效应影响的,不固定,而加性方差是固定的.
我刚考完遗传,呵呵!!!

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1944年,美国学者埃弗里等首先在肺炎双球菌中证实了转化因子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从而阐明了遗传的物质基础。1953年,美国分子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这一发现常被认为是分子遗传学的真正开端。

1955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本泽用基因重组分析方法,研究大肠杆菌的T4噬菌体中的基因精细结构,其剖析重组的精细程度达到DNA多核苷酸链上相隔仅三个核苷酸的水平。这一工作在概念上沟通了分子遗传学和经典遗传学。

关于基因突变方面,早在1927年马勒和1928年斯塔德勒就用 X射线等诱发了果蝇和玉米的基因突变,但是在此后一段时间中对基因突变机制的研究进展很慢,直到以微生物为材料广泛开展突变机制研究和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以后才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碱基置换理论便是在T4噬菌体的诱变研究中提出的,它的根据便是DNA复制中的碱基配对原理。

美国遗传学家比德尔和美国生物化学家塔特姆根据对粗糙脉孢菌的营养缺陷型的研究,在40年代初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设,它沟通了遗传学中对基因的功能的研究和生物化学中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研究。

按照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设,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中心问题是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信息究竟以什么形式储存在DNA分子结构中,这些信息又通过什么过程从DNA向蛋白质分子转移。前一问题是遗传密码问题,后—问题是蛋白质生物合成问题,这又涉及转录和翻译、信使核糖核酸(mRNA)、转移核糖核酸(tRNA)和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这些分子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形成的。

分子遗传学的另一重要概念——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