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提出建立和谐世界的背景,基本立场和实践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4:26:49

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国家实力大幅度提升,开始全面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最大的新兴市场,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导航作用开始凸现,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则深入发展。为适应国际社会转型的重大趋势,我国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力促和平发展的战略构想,“和谐世界”正是二者之间的结合点。

立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致力于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致力于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推动共享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促进世界普遍繁荣;致力于促进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促进,倡导世界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致力于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促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 。

实践特点:

第一,切实维护和尊重联合国作为当代国际体系最高组织机构的地位与权威,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制造借口架空、置弃、取代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处理和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特别是国际安全问题必须由联合国主导,不能由任何一个国家未经联合国授权而自行主导。这是区分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区分国际关系治与乱的分水岭。
第二,切实维护和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和一切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违反和破坏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这是区别国际公理与强权、正义与邪恶的试金石。
第三,摈弃冷战思维,不以意识形态划线,承认并尊重世界文明多元性和发展模式多样性的现实。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价值观和内外政策取向是其固有的神圣权利,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不能以任何借口予以干涉和侵害。提倡各种文明进行对话,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和谐共存;反对任何单一文明自我“神圣化”和搞唯我独尊,歧视、排斥其他文明,反对任何国家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强加给别国。
第四,努力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切实遵循各国在国际法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国家有大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