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体是如何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22:37:15
具体过程

由许多扁平的囊泡构成的以分泌为主要功能的细胞器 。又称高尔基器或高尔基复合体;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称分散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由两种膜结构即扁平膜囊和大小不等的液泡组成。扁平膜囊是高尔基体最富特征性的结构组分。在一般的动、植物细胞中,3~7个扁平膜囊重叠在一起,略呈弓形 。弓形囊泡的凸面称为形成面,或未成熟面;凹面称为分泌面,或成熟面。小液泡散在于扁平膜囊周围,多集中在形成面附近。一般认为小液泡是由临近高尔基体的内质网以芽生方式形成的,起着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运输物质的作用。糙面内质网腔中的蛋白质,经芽生的小泡输送到高尔基体,再从形成面到成熟面的过程中逐步加工。较大的液泡是由扁平膜囊末端或分泌面局部膨胀,然后断离所形成。由于这种液泡内含扁平膜囊的分泌物,所以也称分泌泡。分泌泡逐渐移向细胞表面,与细胞的质膜融合,而后破裂,内含物随之排出,提供细胞壁的形成的物质。

高尔基体 是多个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小囊堆叠形成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可合成纤维素、 半纤维素等多糖物质,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并具有分泌作用,可分泌粘液、树脂等。

胚乳细胞质中,出现一些比较大的不规则形的片段性泡状结构,它们可能 来源于高尔基体小泡,这些片段性泡状结构随机相连形成细胞壁,未见微管参与。
最早发现于1855年,1889年,Golgi用银染法在猫头鹰的神经细胞内观察到了清晰的结构,因此定名为高尔基体。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正确认识它的存在和结构。

一、形态与组成
是由数个扁平囊泡堆在一起形成的高度有极性的细胞器。常分布于内质网与细胞膜之间,呈弓形或半球形,凸出的一面对着内质网称为形成面(forming face)或顺面(cis face)。凹进的一面对着质膜称为成熟面(mature face)或反面(trans face)。顺面和反面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运输小泡(图6-24),在具有极性的细胞中,高尔基体常大量分布于分泌端的细胞质中(图6-25)。
扁平囊直径的1um,由单层膜构成,膜厚6~7nm,中间形成囊腔,周缘多呈泡状,4~8个扁平囊在一起,某些藻类可达一二十个,构成高尔基体的主体,称为高尔基堆(Golgi stack)。

高尔基体膜含有大约60%的蛋白和40%的脂类,具有一些和ER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