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实现共产主义统一起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20:06:31
大家帮帮忙,我们后天要考了

(你要嫌多,自己删点)
  最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高屋建瓴的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那么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共产主义统一起来呢?
  马克思认为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经过一个准备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实现社会主义。也就是说,实现共产主义的关键是能不能实现好社会主义。我国经过长期摸索总结,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革新了原有社会主义体制的构想,也吸收和借鉴了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创新,形成了新理论,开辟了新道路,创立了新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基本原则,又体现了中国国情的具体要求和发展形式,还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和特征。
  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在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问题,这是马克思论证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
  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置于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坚持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立足于现实,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要求。离开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离开了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没有特色,还会退化为“乌托邦”。但是,同样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同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却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产生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不高,生产力不发达,农民人口占多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比较薄弱,它的起步发展一开始具有“先天不足”的弱点,这与马克思的设想完全不同。马克思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上论证社会主义问题,而我们即使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还长期处在一个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过渡的过程中,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较大的反差。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农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这就有了一个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