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度量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4:13:04
顺带一下秦始皇时期的钱币制度,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秦统一的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厘米, 1丈 = 231厘米 1尺 = 23.1厘米, 1寸 =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秦统一的量 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斛 = 20000毫升 1斗 = 2000毫升 1升 = 200毫升

  秦统一的衡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30360, 1钧 = 7590克 1斤 = 253克 1两 = 15.8克
  1铢 = 0.69克

  =====秦统一钱币=====

  统一的货币:http://www.cnarts.net/cweb/news/2005-10/2005-10-15/05.jpg

  秦王朝建立之前,六国货币形态各异。齐燕使用刀状形货币,韩赵魏行用布状形货币,楚国流通小型蚁鼻钱。秦统一中国后,废除各国原用货币,采用“半两”圆钱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从此这种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式,在中国保持了2000多年,一直到清末民初。

  当时秦王朝为了保证统一货币政策的施行,不仅铸造了大量的“半两”钱,还铸造了为数不多的“重四两”的秦权钱。

  那时秦王朝严格规定,只有朝廷拥有铸钱权,严禁民间私铸。秦“半两”既为法定流通货币,就有严格的规定,按秦量制,每枚钱的重量相当于现在的8克左右。为了杜绝私铸,检验“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