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结晶说明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19:07:28

一到冬季,很多品种的蜂蜜都会出现结晶,有些人会认为这是掺入了白糖,其实这是一种误会。蜂蜜近似于饱和溶液,在温度较低时,过多溶质就会析出,出现结晶现象。

尤其是当气温降到13~14℃时,结晶加快。蜂蜜结晶是一种物理现象,化学成分、营养价值都未发生变化,不影响蜂蜜的质量。析出的晶体是葡萄糖,而不是白糖(这种晶体在口中会容易溶化,甜度不如白糖,并且有蜜香味)。

蜂蜜结晶除与气温有关外,还与蜂蜜的种类、含水量有关。通常葡萄糖含量高的蜂蜜易结晶,如荆条蜜、油菜蜜等,而果糖含量高的洋槐蜜、枣花蜜则不易结晶。全部结晶的蜂蜜,含水少,品质好,不易变质;只有部分结晶的蜂蜜,液态部分含水多,易发酵,应及时食用,不宜长期保存。

要看结晶多少,还有是什么温度下结晶的
一般冬天都回有少量结晶
但是大量结晶,或是常温结晶就不正常了,说明里面勾兑的糖份偏多了

里面的糖结晶了
有好多蜂蜜都是兑了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