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歙的历史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4:42:16
它的历史沿革,历史名人,经济文化等,详细一些.从古代到现代

一日,我与友人顶着蒙蒙细雨,一同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早就听说古歙有三绝:古祠堂、古民居、石牌坊,为明清灿烂文化之瑰宝。而其中的明清石牌坊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魅力,和它所折射出的凝重的人文历史,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寻幽探胜者。

汽车把我们送到了寻访的第一站:棠越牌坊群。棠越是安徽省徽州地区歙县的一个村落,离县城六公里,地处黄山风景区附近。一下车,我们就被那幅气势宏伟的图景所震慑:只见一座座石牌坊高耸在村头田野里。在宽阔的青石板甬道上,我们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走近那一座座石牌坊,看着、摸着。那些构成牌坊的硕大石柱,平琢浑磨,气度不凡;而挑檐下的拱板镂刻工丽,玲珑剔透,充分体现了徽派石雕风格。导游介绍说,棠越村的牌坊群由聚居在棠越村的鲍氏家族建造,旌表的都是鲍氏家族中的忠臣、孝子和节妇。这里的七座牌坊以“义”字坊为中心,从两头到中间按“忠、孝、节”对称排列。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牌坊枋额上那一排排苍劲古朴的文字:“命涣丝伦、天鉴精诚、节劲三冬……”而每座牌坊上方均镌有“圣旨”或“钦赐”的字样。

像石牌坊一样,作为封建社会中用以宣扬礼教、标榜功德的载体,还有如“祠堂、庙宇,书院”等建筑物。位于棠越牌坊群西头的“敦本堂、清懿堂”两座古祠,便是极好的例证。这组建筑物飞檐翘角,气宇轩昂,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祠内陈列的诸多实物,再现了鲍氏家族“上交天子,富比五侯”的风貌,也展示了徽商变迁史及徽州妇女在传统礼教笼罩下的遭遇。

离开棠越牌坊群,我们驱车来到城内。透过车窗,不时有大大小小的各种牌坊映入我们的眼帘。歙县不愧为“牌坊之乡”。据载,明清时期石牌坊遍及歙县各地,多达250多座,至今完好保存的还有80多座。我们走进一座硕大的明代“许国石坊”,绕过城内最热闹繁华的解放街,便来到了闻名遐迩的斗山街古民居建筑群。

这时,天空飘起了雨丝。友说,看古民居当在这样的雨声里最妙。我们擎了一把伞,一不小心便踏进了斗山街这幅历史的长卷中。这是一个蕴含智慧和宝气的地方。漫步在斗山街的青石路上,真如同走进了泛黄的老照片。两旁樯楼高耸,空中马头墙错落有致,伸向苍穹。在这种深巷里,脚踩古街,发出空蒙回声,我们是绝不敢大声的,生怕惊扰了这群沉睡的老屋。这些建于明清时期的富商巨贾的私家宅院,居内雕梁画栋,极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