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问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6:50:28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虱病可相思?
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诗中直接“问菊”的是哪一联
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林黛玉性格和情感的

问菊的一联“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在庭院中独自承受着寒霜,而当大雁飞回之时,你可曾泛起一丝相思之情?林黛玉问本是无情的菊,实际上把菊看成了同病相怜之人,用拟人手法赋菊以人的感情,委婉含蓄,流露无限的相思之情和孤独的无奈。表现了黛玉细腻的情感和多愁善感的性格。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是诗中直接“问菊”的一联 。

“圃露庭霜”好比就是《葬花辞》中说的“风刀霜剑”,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黛玉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
“鸿归蛩病”则映衬出她苦闷仿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何曾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
用拟人的手法赋菊以人的情感,同时也是在写有才者和理想主义者,不为世俗所知解欣赏的执著,流露出一个弱女子处于浊世中的孤独与无奈,正如湘云所说:“真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是诗中直接“问菊”的一联。
[注释]
1.秋情——即中间两联所问到的那种思想情怀。因“众莫知”而唯有菊可认作知己,故问之。
2.喃喃——不停地低声说话。负手——把两手交放在背后,是有所思的样子。扣——询问。东篱——指代菊,见前诗注。
3.孤标——孤高的品格。标,标格。偕——同……一起。
4.为底——为什么这样。底,何。
5.虱——蟋蟀。可——是不是。雁、虱、菊都是拟人写法。
6.解语——能说话。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说话的话。语出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唐玄宗把贵妃比作“解语花”事。
[赏析]
《菊花诗》与《咏白海棠》属同一类型,都在花事吟赏上反映了当时的都城社会习俗和贵族人士的文化生活情趣。清代方浚颐《梦园丛说》曾记都门赏花情况说:“极乐寺之海棠,枣花寺之牡丹,丰台之芍药,十刹海之荷花,宝藏寺之桂花,天宁、花之两寺之菊花,自春徂秋,游踪不绝于路。又有花局,四时送花,以供王公贵人之玩赏。冬则……招三五良朋作消寒会,煮卫河银鱼,烧膳房鹿尾,佐以涌金楼之佳酿,南烹北炙,杂然陈前,战拇飞花,觥疘交错,致足乐也。”小说中赏桂、赏菊、送海棠以至冬日消寒大嚼鹿肉都写到了。有钱人的种种乐事完全是建筑在财富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