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听话还是要创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8/22 07:53:13
现代的中学生是应该听话还是创新呢?请辩论!

仔细考量一下“听话”教育,当会发现:它的评价尺度就是家长的话、老师的话、领导的话,它的教育方式则是训诫,它的目的就是抹杀个性,它的后果就是扼杀人的创造思维。就以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来说。本来班主任工作应该是最具个性特色的工作,他们的知识素养、人格魅力、性格特征深刻影响着学生,可现实情形是,班主任工作恰恰成了最机械、最刻板、也最没人情味的工作。他们必须严格按照校纪校规来塑造学生,丝毫不能行使自己的意志。老师怕触规,也时刻提醒学生不要触规。师生一天到晚战战兢兢生活学习在校纪校规之下,最有个性也早就被磨平了。从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走出去的学生,很难相信他们具有多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听话”教育是中国的国粹,渊源有自,因为它切合中国的国情,故很少有人对此进行过质疑和反思。它的产生与延续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大一统的皇权专制制度,总是动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将辖下的百姓治理得服服帖帖,以“良民”和“顺民”相要求,希望百姓永远效忠皇上,以维护其专制统治。“听话”教育是伴随专制制度而来的,它是专制统治的衍生物,其危害性不可小看。中国的创造成果为什么这么少?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华夏民族,居然为人类大家庭只贡献了“四大发明”,后人为此还自豪得不得了,真是令人汗颜。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真就那么低下吗?我看未必。中国人并不缺少智慧和创新意识,问题是历代统治者奉行的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也可以说是“听话”教育,极大地扼杀了中国人的创造能力。虽然不能把所有原因归结到这一点上来,但这种教育模式难辞其咎。
纵观中国历史,有一种现象颇能发人深省。凡是皇权专制制度得到巩固、大一统的局面开始形成的那一个时期里,往往是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进展缓慢或者是停滞的时期,而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群雄蜂起,形成诸侯割居局面的那些时期,恰恰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科技、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如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南宋等时期就是如此。“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就是完成于南宋的。这倒不是说,封建割居必然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而是说,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以后,统治阶级失去了钳制百姓思想的能力,老百姓的个性和创造能力有了自由伸张发展的空间,因而促进了文明的进步。问题是,因为没有好的体制做保障,统治者害怕分裂,百姓也不希望社会不安定,上下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