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高度距地面1000米左右的目标时要不要考虑大气折射影响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5:49:34
采用光学仪器测量的时候,这个误差大概有多大?
不是学这个的,缺少一些必要的数据,还请有经验的高人大概说说吧。
测量的方法是在地面对垂直高度1000m左右的物体拍照(实际拍照的时候是与地面有个夹角的,斜着拍过去),我想问的是这个时候光的折射对结果有影响吗?
看了tunnelsurvey的解释,我觉得是不是同一水平面呢,空气扰动的影响和折射是不是不太一样?
请知道的朋友帮忙,谢谢~!

不用。
在楼主所说的测量过程中,观测者、观测仪器、被测物体,均处于空气中,所以不用考虑空气折射率的影响。所谓折射率,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偏转现象。现在光一直处于同一介质中,不存在折射现象。

其实,对于楼主描述的测量情形,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光的扰动。空气受热不匀,于是空气的温度场不匀,各点空气的密度不一致,引起空气各点的折射率不一致,使得光线在穿过空气时发生偏转现象,而这种偏转是处处出现的。
另外,空气的流动也带来空气的扰动,同样会引起光线的偏转,且这种偏转是不稳定的,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空气的扰动带来的观测误差是没办法修正的,只能采取多次测量、选择合适的观测时间等来降低。
到底要不要考虑空气扰动带来的测量误差,和楼主要进行的观测的精度要求有关系,绝大多数情况下不用考虑。

补充答案:
对于楼主所描述的距离1千米照相的问题,根本无须考虑空气带来的误差。
现实中:炮手瞄准远处的目标,距离要远大于1千米,不用考虑空气影响;
炮兵使用光学仪器观测弹着点,距离远大于1千米,无须考虑空气影响;
在地面采用电影经纬仪,对卫星、绕月探测器等目标进行观测,距离更是远远大于1千米,也不用考虑空气影响。

所以,楼主的情形,无须考虑空气影响。

完全不用,空气扰动所引入的误差应该在1cm以内,对于1000m的距离来讲应该可以忽略不计,夏天50度的时候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测桥的时候测100米空气扰动远不到1mm,我相信应该可以不考虑.

要的,但主要是要关注当时的气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