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学烟雾易发生的季节,以及逆温易发生季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4:00:06

一楼答案是错的。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地理条件:由于“烟雾”的形成与NO2的光分解有直接关系,而NO2的光分解又必须有290—430nm波长辐射作用才有可能。在近地层中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强度受天顶角的影响,一般太阳天顶角(θ)越小,太阳辐射就越强。对于θ>60℃时,由于入射角较大,光线通过大气层时路程加长,受到的大气微粒散射也较大,致使小于430nm波长的光很难到达地面,所以不易发生光化学烟雾。从季节而言,夏季在北半球太阳入射角比冬天小,所以夏天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可能性较冬季大。尤其夏季中午前后光线最强时出现“烟雾”的可能性较大。当天气晴朗、高温低湿和有逆温风力不大时,有利大气污染物在地面附近的聚积,易于产生这种光化学烟雾。因此,在副热高压控制地区的夏季和早秋季节常成为光化学烟雾发生的有利时节。
http://www.xyxy.net/yxyj/yxzt/200504191527513182.htm

在寒冷的冬天,当一股寒流袭击之后,风小天晴,气温缓升,这时人们会渐渐感到空气越耒越污浊,如果地面层空气湿度较大,则浓雾遮天蔽日,空气污染更加严重,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所有这些,多是由于大气结构出现“逆温”现象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左右。即是说在数千米以下,总是低层大气温度高、密度小,高层大气温度低、密度大,显得“头重脚轻”。这种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即“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输散,从而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减轻。因而在通常情况下,城市上空为轻度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一地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从而导致大气层结“脚重头轻”,气家学家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它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我们城乡上空,上下层空气减少了流动,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动,越积越多,空气污染势必加重。

导致“逆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