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忽必烈即改行汉法又维护蒙古贵族利益的做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3:52:45

忽必烈即改行汉法又维护蒙古贵族利益的做法之历史意义

忽必烈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在利用汉法改革蒙古旧制的同时,又在政治文化的许多方面保留了蒙古旧俗。所以,忽必烈吸收汉法是有保留的,是以不危及蒙古贵族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的。忽必烈时期的政治文化政策带有明显的蒙汉二元性。这种二元政策,在多数情况下是以“内蒙外汉”的形式表现出来。草原旧俗为代表的蒙古制度相当多的占据了忽必烈政治文化政策的核心部分,汉法制度则往往居外围或从属地位。
这种做法一方面肯定了先进的封建文明,另一方面又不损害蒙古贵族的利益,保持蒙古族的统治地位。

实行改革的动机是为了巩固蒙古统治,但是实行力度不够,政策无法落实,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与蒙古的国策是种族等级制度,这个制度导致汉人与蒙古,色目等少数民族的对立

中国历史教育网

有详细评价

忽必烈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在利用汉法改革蒙古旧制的同时,又在政治文化的许多方面保留了蒙古旧俗。所以,忽必烈吸收汉法是有保留的,是以不危及蒙古贵族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的。忽必烈时期的政治文化政策带有明显的蒙汉二元性。这种二元政策,在多数情况下是以“内蒙外汉”的形式表现出来。草原旧俗为代表的蒙古制度相当多的占据了忽必烈政治文化政策的核心部分,汉法制度则往往居外围或从属地位。

忽必烈是蒙古族人,在当时来看,蒙古族的文化和科技是落后的。
元朝统治前期,曾经把中原的大片土地变成蒙古人的牧场,可是,却事与愿违,黄河泛滥,才发现这个方法行不通。
落后的征服民族一定会被被征服民族的先进文明所征服。
改行汉法是因为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继续元朝。
而忽必烈是蒙古人,必定要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才能维护蒙古人的统治,不至于被汉化。

忽必烈是蒙古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