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有关得失电子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6:56:57
我们化学老师讲了个超纲的问题,就是亚电子层。其中有些东西让我们几个同学非常迷惑,希望有专业知识的前辈们给解释一下。
其一,是有关电子层能量的问题。老师说3d层能量比4s层高,她以前也曾经说过,电子层的能量高低主要取决于其与原子核的距离。可是3d层不是应该比4s离核近吗?这该怎么解释呢?
其二,不是应该能量越高的层越容易失电子吗?为什么是4s层先失电子呢?
还是不太明白,能否把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详细地解释一下呢?
我是个高一学生,虽然知道泡利不相容原理,但对屏蔽效应的作用机制根本没有认识。

其一、这个问题有点深奥,想要知道为什么有能级交错现象,就必须对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有一定认识。简单地说,如果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内层的轨道都是空的,那么它的能量就只和离核远近有关了。但实际并非如此,因为除了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还有内层电子的排斥作用。内层电子的排斥作用相当于屏蔽了部分核电荷。4s和3d轨道除了离核远近不同,电子云形状也不一样,其中s亚层电子的轨道形状使得它有时能够钻穿内层电子屏蔽层,而d电子的钻穿能力则非常小,这造成4s虽然离核更远,但实际受到的引力却大于3d电子(受到的屏蔽少)。因此4s的能量也比3d低
其二、这个能级交错只决定填充顺序,而不决定离解顺序。这是因为在填充时考虑的是3d和4s都没有电子,而离去时3d有了电子,对4s增加了排斥,因此此时4s的能量已经提高了,因而先失4s电子

补充:
这是大学化学内容,比较复杂一些,对你可能有点深了。总的来说,就是内层电子会排斥外层电子,提高外层电子能量,这就是屏蔽,这是s电子和d电子都要受的作用。而s电子因其特性,有时可以钻到屏蔽电子层的更内侧,从而降低受屏蔽的程度,而d电子则不容易钻穿屏蔽层,基本上总在屏蔽层外侧受到屏蔽。这就导致4s电子所受屏蔽比3d小的多,这种效应对电子能量的影响因素甚至比离核远近这个因素还要重要,最终导致能级交错现象。

4s电子的钻穿效应大于3d电子,4s电子比3d电子接近原子核的几率更大.所以3d层能量比4s层高,4s层先失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