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昆虫常见的触角、足和翅的类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21:57:16

触角:
1. 刚毛状( Setaceous ),触角短,基节与梗节较粗大,其余各节细似刚毛。如蝉、蜻蜓等的触角。
2.丝状、线状( Filiform ),触角细长,除基部第一、二节较粗外,其余各节的大小和形状相似,向端部渐细。如蝗虫的触角。
3.念珠状( Moniliform ),鞭节各亚节的形状和大小基本一致,近似圆球形,象一串念珠。如白蚁的触角。
4.锯齿状( Serrate ),鞭节各亚节的端部向一侧突出如锯齿。如芫青和叩头甲雄虫的触角。
5.栉齿状( Pectinate ),鞭节各亚节向一侧突出很长,形如梳子。如雄性绿豆象的触角。
6.双栉状、羽状( Bipectinate ),鞭节各亚节向两侧突出很长,似篦或鸟的羽毛。如雄蚕蛾的触角。
7.膝状、肘状( Geniculate ),柄节较长,梗节短小,鞭节由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在柄节和梗节之间成膝状弯曲。如蜜蜂的触角。
8.具芒状( Aristate ),触角短,鞭节不分亚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构造,称触角芒( arista )。如蝇类的触角。
9.环毛状( Plumose ),除基部两节外,大部分触角具有一圈细毛,越近基部的毛越长,渐向端部递减。如雄蚊的触角。
10.棍棒状、球杆状( Clavate ),触角细长如杆,端部数节渐膨大。如蝶类的触角。
11.锤状( Capitate ),类似棍棒状,但鞭节端部数节突然膨大似锤。如瓢虫的触角。
12.鳃叶状( Lamellate ),鞭节端部数节扩展成片状,可以开合,形状类似鱼鳃的结构。如金龟子的触角。
足:
1. 步行足(walking leg) 是昆虫中最常见的一种足,常较细长,各节无显著特化,适于行走。但蜚蠊和步行虫的足适于奔跑和捷走;蝽、瓢虫等昆虫的足适于慢走;蝶蛾类的足在静止时用以抓住物体,很少用于行走。所以它们在功能上还是表现出一些差异。
2. 跳跃足(jumping leg) 腿节特别膨大,胫节细长,末端有距,当腿节内肌肉收缩时,折在腿节下的胫节可突然直伸,使虫体向前和向上跳起。如蝗虫、蟋蟀和跳甲等昆虫的后足。
3. 捕捉足(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