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精神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22:35:35
如题,希望知道帐篷精神的由来

把炎热和寒冷还有风雨都留给自己。
把舒适和温暖都送个别人。

库鲁克———金银川
——从“帐篷精神”到“三安工程”

本报记者关明 方大丰 陆金宝

库鲁克,职工们说不清到底是蒙语还是克尔克孜语,但他们知道它意思———“荒无人烟的地方”。
金银川,原本是无名荒野,后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这里垦荒种地,到秋季小麦橙黄、棉花纯白。这里随之有了这个颇具诗意的名字。
这两个小站的名字,在某种程度上也象征着南疆铁路沿线小站的面貌变化。
南疆铁路,特别是西延线开通之初,“帐篷精神”曾在千里铁道传为佳话。那时站区建设尚未全部完成,有些小站职工的宿舍,甚至运转值班室都设在帐篷中,夏不隔热、冬不防寒。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职工们以坚忍的意志搏斗着大自然,保证了铁路的畅通。
多年以来,乌铁局在改变站区面貌、改善职工生活方面一直不遗余力。从“建三线”到“创四星”,直到不久前“三安站区”的提出,工会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库鲁克车站,记者看到院内绿树成荫,站台上几只鸽子悠闲地踱步。站长马东胜指着高高的水塔告诉我们,原来车站用水全靠水槽车送来,储存在水窖中,时间长了很不卫生。去年上级投资为他们打了井,建起了水塔,现在站上也有了自来水。在他脚下,原来水窖的水龙头早已锈迹斑斑。
“管用,实用,为我所用”是南疆临管处工会在“三安”工程建设中的原则。临管处工会主席付全新说,不求豪华,必须实用。厨房设备是易擦耐用的不锈钢制品,饭盒是用保暖防尘的,水壶是大容量的……
在职工文化设施的建设中,工会更是殚精竭虑,在阿克苏和喀什两个文化宫建设中,工会提前介入,多次协调设计和施工单位,终将建筑面积分别扩大到了2500平方米和3000平方米,完善了整体功能。
如今,“帐篷精神”尚在,但帐篷已永远地成为历史。昔日的“库鲁克”,就这样变成了“金银川”。(本报南疆铁路库鲁克车站9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