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曹溪,波澜又起;真情隽永,幸福如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20:09:18
有谁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请告知!
谢谢!!

难度真的不小啊……具体出处不知道

但是找到些相关资料

曹溪是地名,在广东曲江县双峰山下,唐仪凤二年(公元676年),六祖慧能住持曹溪宝林寺,此后曹溪被历代禅者视为禅宗祖庭。曹溪水喻指禅法。《密庵语录》载:“凭听一滴曹溪水,散作皇都内苑春。”观赏茶汤色泽称之为“曹溪观水”。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写给友人的一首诗中曾表达了如此深挚的向往之情: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不向南华结香火,此身何处是真依?

综上,认为和曹溪温泉有关(因为后两句的真情隽永,幸福如溪。而且个人认为应该属于现代文人随性所做:第一,对仗不是很工整。第二,下阕与曹溪禅学无关。)

句子挺美的

一看就是出自《诗经》里面的!

欧阳修——《真丝赋》

不知道啊,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这应该是现代人的句子。
不过还是有其出典之处的:憨山大师的
《憨山老人梦游集》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一

康居国会尊者像赞寄憨山大师(并序)
三国为英雄之聚。慈悲般若。无有人●。而康祖一锡浮江。三称如来。两目流血。舍利投瓶。光灿六合。泽绵千古。当是时也。吴之君臣。莫不为之动心变色。即事征理。知有佛而不疑。六度既译。安般门开。无择黑白。得法眼净。与夫禅思入微者。不可计算。皆我祖为之嚆矢也。憨山清大师。因弘法戍瘴海。善以慈心三昧。普使朽骨生春。圣华居士。闻风感慕。特写祖影。寄上曹溪。以为大师影响。呜呼。曹溪肉佛所现。自唐及宋。饮曹溪而得道者。代不乏人。迩来曹溪涸矣。宝林萧然。又藉憨师以谪戍为波澜。而曹源复活。康祖分身。髑髅眼开。恒沙难喻。岂可以有思惟心。测其功德浅深者哉。达观道人不解逆风把柁。但解顺水推舟。为之赞曰。
康祖来吴。清公谪粤。髑髅大师。金刚眼突。瘴海之惨。骨刺魂惊。大师得戍。弥感圣明。曹溪蛊毒。饮者皆丧。大师饮之。销尽诸瘴。指撮舍利。康祖之贪。贪不为我。此心何惭。弘法得罪。命如单线。千里瘴岭。茫鞋踏遍。雷道岧峣。飓风正高。钵瓶孤逝。舌相昭昭。南粤魍魉。白日鼓掌。我若无心。菩萨影响。有心之康。祖愚痴章。章甫适越。其谁不疑。石头之别。肝膈冰冷。丁生吹火。写康祖影。缘影得心。心亡性冥。大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