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利率究竟算不算市场化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2:35:38
我认为中国的利率分三种:第一,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即基准利率,又称法定利率;第二,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存、贷款利率,称为商业银行利率;第三,金融市场的利率,称为市场利率。其中,基准利率是核心,它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作用,它的变化决定了其他各种利率的变化。
而看到一篇2007年04月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李扬 殷剑峰 曾刚 胡志浩等同志撰写的文章,提到中国利率体系已基本市场化,详件下文
http://finance.sina.com.cn/economist/jingjiguancha/20070423/03383527575.shtml
我不明白中国的利率究竟该不该算市场化。
按照上面那篇文章的说法,是否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老鼠有99%的基因与人类相同了,所以老鼠已经基本上是人了。”?

不算市场化的。如果说算是市场化的,那也只能认为是一个非市场经济的市场的市场化。
不过调整基准利率却不算非市场化,各国央行都调整基准利率的。
而市场化的利率则应该是金融机构在基准利率的影响下,按照市场的原理来独立制定的,可以竞争,可以优胜劣汰。

文中原引美方的观点都是站得住脚的,国家这就好比而中方的驳斥却是在声东击西。
譬如限制居民存款利率,好比计划经济时代限制物价,让居民失去获得高额存款回报的机会,眼睁睁看着存款跑不过CPI,倘若全盘计划也好,房价也限制一下,猪肉也限制一下,医疗,教育,全都限制了,让老百姓活得起,那也是好事...

那你跟美国比一下不就可以了?

利率市场化是由市场供求决定利率,每个银行都可以有自己的利率,我国是国家规定利率,所有银行都要执行。

政策化

个人认为基本市场化。理由就是基准利率是央行根据银行同业利率定出来的,各银行在该基准上下可以浮动一定比例(下10%,上无限),所以各银行的利率可以说是基本自己决定。
唯一的干扰点是央行对准备金存款给付利息,这样客观干扰了资金市场的自由度;另外浮动的比例对盈利能力较强的 银行限制也较大。

但是大家不要凭主观思维,以为国外利率自由化就可以银行随便定利率,实际上他们也有一个prime rate,一般也是银行间利率,各银行业也是在这个点上下浮动,因为利率很公开,所以各行之间的浮动率比在中国还要小呢。

同意楼上观点.美联储也要不断调整各种指导利率,没有绝对市场化的利率,就象没有绝对的浮动汇率一样.要理解中国到底有没有市场话利率,你不妨先去了解一下中国过去的利率形成机制,比较一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