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间断分布的成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9:48:06

植物间断分布的成因:
  自然条件的变化。某种植物的分布区原来是连续的,但后来由于分布区个别部分的自然条件发生变化,引起该种在这一部分的死亡造成隔离;或者这个变化地区原来的种发生分化变为其他种,也就是种系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地理分化,而造成隔离。
  迁移说。由于某些植物分散迁移以及植物在原来分布区范围内死亡而发生。例如欧洲在冰期时,很多北极植物向南迁移至中欧平原,冰川退后,这些植物一部分随着冰川向北退却,另一部分退居中欧高山,但欧洲平原地区的北极种都死亡了,而造成分布间断。
  陆地下沉。一部分植物分布的间断是由于陆地下沉而形成的: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和印度之间,根据“陆桥学说”,古代它们是相连的,后来“陆桥”下沉使彼此之间的植物形成间断,又如白令海峡在更新世曾形成陆桥,我国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也是在第四纪才失去联系,形成植物分布间断
  大陆漂移说。根据这个学说,认为在二亿年前,所有的大陆曾联合成一个单一的巨大陆块——联合古陆(pangaes),约在中三迭纪分裂为冈瓦纳古陆(Gonawdha land)和劳亚古陆(Laurasla land,由欧亚、北美大陆组成),中间隔着古地中海。以后,前者相继分裂为印度、非洲及南半球诸大陆,并向北移:北美自欧洲分离,随大西洋向西、向北漂移。直到新生代大陆才漂移到今天的位置。这就提供了“世界植物热带统一起源说”的地质基础,比较合理地解释了洲际间断产生的原因。

气候大致呈带状分布,因此对应的植物也呈带状分布
带状分布会被高山等切割开,因此植物会间断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南北纬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