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的起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5:34:00
请问克这个计量单位的起源是什么
我问的是克啊,从词的构成上看也应该是克先出现。

以铂铱合金制成、底面直径为39毫米、高为39毫米的国际千克原器(圆柱体)的质量被规定为1千克。目前它保存在法国巴黎的国际计量局里。
法国大革命后,由法国科学院制定。最初的定义和长度单位有关;即规定:1000立方厘米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并用铂铱合金制成原器,保存在巴黎,后称国际千克原器。1901年第3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千克是质量(而非重量)的单位,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千克用符号kg表示。
1799年法国在制作铂质米原器的同时,也制成了铂质千克基准,保存在巴黎档案局里。

后来发现这个基准并不准确地等于1立方分米最大密度纯水的质量,而是等于1.000028立方分米的水的质量。于是在1875年米制公约会议之后,也用含铂90%、铱10%的合金制成千克原器,一共做了三个,经与巴黎档案局保存的铂质千克原器比对,选定其中之一作为国际千克原器。这个国际千克原器被国际计量局的专家们非常仔细地保存在特殊的地点,用三层玻璃罩好,最外一层玻璃罩里抽成半真空,以防空气和杂质进入。随后又复制了四十个铂铱合金圆柱体,经过与国际千克原器比对后,分发给各会员国作为国家基准。跟米原器一样,千克原器也要进行周期性的检定,以确保质量基准的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