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性&电阻有没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0:22:04
能导电的物质是因为它里面有自由分子
那么电阻的大小跟自由分子有关系吗

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为什么不导电的玻璃在加热后能导电?

导电性和电阻有关系!电阻大导电性差!电阻小导电性强!
电阻的大小和自由分子没有关系!该叫自由电子!这个与物质的结构有关系!电阻与材料长度截面积有关!其次是温度!
温度过高时,分子(或原子)中,电子的热运动加快,温度过高时,电子能量大。可以争托原子核束缚,这个时候,玻璃就导电了!有了大量的自由电子!

导电性不好就是因为电阻太大了

加热之后可以导电是因为随着热量的上升本来很小且不活跃的那部分电子活动加剧了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该导体的电阻。

电阻器简称电阻(Resistor,通常用“R”表示)是所有电子电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

电阻都有一定的阻值,它代表这个电阻对电流流动阻挡力的大小。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用符号“Ω”表示。欧姆是这样定义的:当在一个电阻器的两端加上1伏特的电压时,如果在这个电阻器中有1安培的电流通过,则这个电阻器的阻值为1欧姆。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Ω(欧姆),此外还有 KΩ(千欧), MΩ(兆欧)。其中:
1MΩ=1000KΩ , 1KΩ=1000Ω。
电阻的阻值标法通常有色环法,数字法。色环法在一般的的电阻上比较常见。由于手机电路中的电阻一般比较小,很少被标上阻值,即使有,一般也采用数字法,即:
10^1——表示10Ω的电阻; 10^2——表示100Ω的电阻; 10^3——表示1KΩ的电阻; 10^4——表示10KΩ的电阻; 10^6——表示1MΩ的电阻; 10^7——表示10MΩ的电阻。
如果一个电阻上标为22*10^3,则这个电阻为22KΩ。

电阻器的电气性能指标通常有标称阻值,误差与额定功率等。

它与其它元件一起构成一些功能电路,如RC电路等。

电阻是一个线性元件。说它是线性元件,是因为通过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流经一个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它是符合欧姆定律:I=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