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品析一下这首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22:49:59
《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小雨初晴的欣喜,使院庭的晚照也这般红丽!倒影芙蓉池的楼台,摇漾着动人的金碧,春晚的风,吹动飘拂的柳,含怎样依依的情!池面的嫩荷,不正如伊人饰戴的细巧青细?然而,时光毕竟已流过七载,故园依旧,良月好侣却已零散!过片的赞美由此化为惋叹,朱颜已老的词人,已再无心情赏景主。于是斜阳渐隐,金翠的楼台上,只剩下这位落拓归客的身影,坐对着暮霭四起的黄昏……

  选自《东坡先生全集》。章质夫作《水龙吟》杨花词,苏依韵和作此词。全篇层层铺叙,句句都是寄托之笔,且把杨花、思妇、“我”,这三种本来毫不相干的形象加工锤炼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全新的艺术形象。

  苏词三百余首,其中婉约艳科词占总数十分之二、三,要比豪放词多出两三倍,且不乏脍炙人口之作。这里仅就苏轼的“婉约艳科词”的代表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一窥全豹,试陈管见,权作续貂。

  先读全词,词云:

  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似花还是非花”,古人有承认杨花是花的,如庾信《春赋》:“二月杨花满路飞”。也有不承认杨花为花的,如梁元帝《咏阳云楼檐柳》:“杨花非花树。”起句突兀,活画出漫天杨花纷纷飘坠,无人怜惜的凄苦景象。除了点明所咏之物,又从“似“与“非”之间生出奇思妙文,似问非问,似慨叹又似彷徨。显示了“万感横集,五中无主”(清周济论词之语)的深广忧愁;也说明了“似花”也无人惜,“非花”也无人惜的凄凉景况。着笔即大笔淋漓!

  “也无人惜从教坠”,从客观写来;“抛家傍路”,从杨花主观立意。此句不仅写出了原作者的离情别绪,联系到作者的处境和遭遇,不也寄寓了作者自己的飘泊、沉沦的感慨吗?杨花的境遇,正是原作者和作者的境遇:“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偏向耳边啼。”迁客逐臣,“同是天涯沦落人”啊!“抛家”则无家可归,“傍路”则流离失所。这,又是历史上一些有正义感的爱国文人共有的命运。

  “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进一步写杨花的“也无人惜从教坠”。韩愈《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