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玛拉雅山.阿尔卑斯山.泰山的地貌与什么形成有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5:24:56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影响,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造山带,是在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作用下形成的。

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仍然主要受内力作用影响,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也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造山带,也是在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作用下形成的。

泰山的形成还是受内力作用的影响,泰山属于地垒,是断层构造的一种组合形式,是位于两条断层之间、因挤压作用相对上升的部分,属于块状山地。类似的还有庐山、华山等。

喜玛拉雅山.阿尔卑斯山.泰山的地貌形成与内、外力的共同作用有关,但它们的隆起的直接原因是地壳运动。

与板块间的运动有关系

请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从热那亚湾附近的图尔奇诺山口沿法国、意大利边境北上,经瑞士进入奥地利境内,绵延1200公里,平均海拔约3000米。

阿尔卑斯山的主峰是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于法国和意大利的边境上。“勃朗”一词在法语中是“白”的意思,由于山峰终年积雪不化,银白如玉,故称勃朗峰。

阿尔卑斯山脉是第三纪渐新世至中新世期间由于非洲板块向北边的亚欧板块移动挤压隆升而形成的。阿尔卑斯山主脉向东延伸是喀尔巴纤山脉,向南延伸是亚平宁山脉,向西南延伸是比利牛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虽然高大陡峻,但也有许多河谷和山口,成为中欧与南欧之间的重要通道。阿尔卑斯山在第四纪冰期中遭受到强烈的冰川作用,现代冰川占有一定的地位,大部分山体曾被冰川覆盖,现有冰川1200多条,冰川融水形成了许多大河的源头,莱茵河、罗讷河和波河部发源于此。

阿尔卑斯山麓还分布着冰碛湖和构造湖,较大的有日内瓦湖、纳沙泰尔湖、苏黎世湖等,其中日内瓦湖最大,面积581平方公里,深309米。

阿尔卑斯山区雪崩十分频繁。在瑞士有9500多条雪崩道,每年从秋季开始发生雪崩,到春季为最频繁时期。在奥地利境内,雪崩已经成灾难,不仅威胁着交通,也威胁着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在1951年发生的强烈雪崩中有154人遇难。雪崩形成的原因是早雪少,晚雪多,积雪表面疏松易下坠。其中最可怕的是尘雪块,这种雪块由较松散的新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