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册的探究活动(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3:25:57
请帮忙找一找关于长征经过川康地区是发生的故事等
老师要我们星期五前就要交,时间很紧,拜托啦!!!!

彭德怀与徐向前的第一次见面

央红军长征到四川后,彭德怀率领的三军团进至川康地区雪山脚下的黑水寺时,中央军委电令他亲率十一团沿黑水河右岸东进,至右雕楼,迎接红四方面军主力渡黑水河。

彭德怀受命后,昼夜兼程,从黑水、芦花出发向维古、莫属、亦念地区前进。

维古在雪山脚下,是180户的村庄。庄子虽然破烂不堪,但在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空气稀薄的4000米以上的川康高原上,是藏民的一个重要地段。

队伍来到维古河岸,这儿的河桥早被藏民毁坏了,望着河水,无不惊愕。突然有人惊喊:“看,是队伍来啦!”望见对岸一队骑兵,风驰电掣般地向我方急驰,由远渐近,慢慢八角帽上的红星依稀可辨,继而面部的轮廓也渐次清楚了,但湍流击岸,隆隆作响,到达对岸的人,虽打着手势,嘴张很大,似在喊话,却只见嘴动,不闻其声。

天然的障碍,横在红军战士面前,却没有难倒他们。彭德怀找来藏民同胞,很快想出了办法——双方写好书信,绑在石头上,掷过河去;河对岸也照样掷过来,通过这种“飞石送信”,双方接上了头。原来他们正是四方面军的先头团。彭德怀打开纸条,上写“我是徐向前,率领四方面军一部到达了”。“我是三军团之一部,在此迎接你们,彭德怀。”

第二天,两岸红军按照约定,同时沿河北上,到达亦念。但这里的桥也被破坏了。彭德怀又请了藏民同胞帮助,用绳和竹筐拴成一种渡船,逐一送人过河。

这天一早,风停天晴,对岸的人一个个乘这种竹筐渡河,当渡过一批人后,过来一位,看上去30岁左右,中上等个儿,身体魁悟,微笑着向彭德怀走来。

彭德怀尽管未曾见过,但从对方的穿戴、英容,认定是徐向前同志,急忙跑过去,紧紧握住他的手。

“感谢三军团迎接我们哪!”徐向前操着一口山西乡音,亲切地说。

两位总指挥彼此都久闻其名,却都是初次相见,热情洋溢,谈笑风生,两双手长时间紧握一起不松开,互相问寒问暖,恨之相见太晚,俨然如久别的亲兄弟重逢。

旁边的战士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