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9:32:39
聊为梁父吟的意思是...........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两句。说的是后主刘禅终于能回到自己的祠庙里享受祭祀。天晚了,我姑且吟诵《梁父吟》,希望自己也能够有诸葛孔明那样的际遇,诗中说的是诗人的一种愿望和理想,而不是现实,换句话说,也就是诗人杜甫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孔明那样的际遇,抒发的是诗人的苦闷、无奈之情,显得颓废而又彷徨,给人一种萧瑟悲凉的感觉 。

  《梁父吟》又称《梁甫吟》。梁甫,泰山下小山名。诗曰:
  步出齐城(一作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一作墓),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一作冢)?田疆古冶子(一作氏)。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作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梁父吟》是齐鲁歌谣,内容讲述春秋时期齐国国相晏子设计诛杀齐国勇士的故事:齐景公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接。他们勇猛无比,为国家立下很多功劳,只是他们个性高傲而且狂妄,如果他们联合起来,足以威胁齐国王室的安全,这使得齐景公和晏子都很担心,于是晏子就设计了一个陷阱除掉了他们三个,这就是梁父吟中所说的“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公孙接等“三士”,死于论功而争食“二桃”。“桃”所象征的,是功名利禄。“桃”仅有“二”,是功名利禄甚少。“士”却有“三”,是士较多。论功食“桃”,是使士人竞相争夺功名利禄。故“二桃杀三士”者,乃朝廷以功名利禄为陷阱也,亦士人以争夺功名利禄而自蹈于死道之悲剧也。“三士”竟因此而遭杀身之祸,固然可伤;“三士”竟至死不悟杀身之由,尤为可叹!不仅“三士”也,多少士人为功名利禄所羁縻、所役使,感情系于得失,身心役于势利,又岂非无量数士人之大悲剧乎!君主悬爵禄于上,士人相争相残于下,士之悲惨剧,非仅由君主用术造成也。故士人于出处、进退、辞受之际,当思之又思,慎之又慎。

  世传诸葛亮好为《梁父吟》之所寄寓,一为士之道,一为相之体。盖士之处世,志在行道,而又不能无禄,故进退出处颇费斟酌,亦甚难处理适当。而牢笼制驭之术,即“二桃杀三士”之类。士惟淡泊可以免祸,亦惟淡泊可以全节。至于为相,当为国惜才,尽其器用,开诚布公,集思广益。故诸葛亮“好为《梁父吟》”,盖悲士人立身处世之不易,讽为相之不仁也。此乃诸葛亮历观古今之士道与治道,有所感慨而作。其在乱世,能如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