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山上缺氧怎么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0:36:25

  高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因而形成了以低气压。缺氧、低温、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大风、干燥等为显著特点的高原气候。从低海拔地区来高原的游客,由于气候等方面的急剧变化,超过了正常人机体自动调节的限度,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约60%一100%的人均发生急性缺氧反应或者疾病,其症状常见的有头痛、头昏、心慌、气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胸闷、胸痛、疲乏无力、面部轻度浮肿、口唇干裂、鼻衄等。危重时血压增高,心跳加快,甚至出现昏迷状态。有的人出现异常兴奋如酩酊状态,多言多语,步态不稳,幻觉,失眠等。

  由于高原缺氧而表现出的种种症状,医学上称为高原适应不全症。有的是暂时性的,只要适应一段时间,或者离开高原环境,人体机能即恢复正常,有的持续时间较长。据研究: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下无症状,3000米为反应临界高度,这一高度时的气候特点(气压、气温、太阳辐射等)与平原低地大不相同,游人到了这一新的环境,机体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调节,才能适应;海拔3000-5000米之间可产生一系列缺氧症状,但大都无生命危险;海拔5000米为障碍临界高度";海拔5000-7000米机体不能完全代偿;海拔7000米为危险临界高度;海拔7000米以上机体不能代偿,为高山死亡带。但也有例外,有的人在海拔2000-3000米也难以完全适应,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山缺氧反应,登山运动员在7000米以上仍能负重登山。

  青海省约有60%的面积海拔在4000米以上,3000-4000米面积占25%,海拔3000米以下面积只占15%。因此赴青海高原旅游者,作必要的医疗保健和生理卫生方面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1)从低海拔地区进入高原的游客,一定要作全面严格的体检。凡有严重心、肾,肺疾病患者,高血压!期以上,严重肝病,贫血患者,均不可冒险来高原旅游。如果只患一般疾病,必须预先采取预防措施,如随身携带氧气、药物等。对进入一定海拔高度地区后有抽搐、剧烈头痛或者昏迷倾向者,则不宜进入更高地段旅行。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旅游住宿点和景点,或在旅游车上,应有高原旅游保健措施,供应氧气和必备药品,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2)做好生理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游人有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树立战胜高原反应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