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为什么出产肉松?能列出些理由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2 06:42:44
谢谢给我的答案。其实这个问题是别人问我的。我回答不出。我的意思,不是问太仓肉松是如何做出来的。是为什么太仓产肉松?而不是其它的地方?就比如太仓出糟油,据说是因为太仓的港口,交通方便,有许多香料进入,所以糟油出名。那太仓肉松产肉松又是什么原因呢?

关于太仓肉松,还有这么一个传说:相传清朝同治年间,太仓有一位大厨师,名叫倪德。一天它在给陆状元烧红烧肉时,由于火苗过旺,肉被煮烂,肥肉脱离,他焦急万分,把菜烧成这样,陆状元还不把他赶走?最后他急中生智,想到了一个办法:把焦肉剔除,把剩下已烧干的肉加上进好的作料做炒肉。做完之后,他自己尝了一口,非常好吃,他为自己的“发明”感到高兴。最后当他把“红烧肉”端出来时,他的心“怦怦”直跳,可是当陆状元吃第一口时,陆状元竟然拍手叫好,并给这道菜取了一个名字:肉松。倪德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后来太仓城里富人开宴会,都请尼德去烧红烧肉,久而久之,肉松就成为了太仓的特产。

太仓肉松之所以味道鲜美,是因为制作方法非常讲究:首先选瘦猪腿肉5公斤左右,洗干净切成短条。接着按肉重计,将花生油3%倒入锅中烧热,并且加入生姜1%炸一会儿,再放入酱油10%,再加水50%,细盐0.6%,葱5%,茴香5%黄酒4%用文火烧30分钟,然后过滤,加入复合味精0.2%。这些看上去好像烦了一些,不过操作起来非常简单。接下来就是煮肉了。将肉放进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先用大火煮,煮沸后改用小火,肉快发硬时盖上盖子,用文火焖2小时。然后就是撇油,加配料,在锅内补加适量水,继续煮肉,重复撇油,加水,直到锅内的油基本撇尽时,加入配料溶液,进行收汤。如果这时肉未烂但水已干,可加少量水继续煮,直到肉烂。收汤时活力要猛。最后就是炒压了,用文火煮,随时用铲炒压肉快,使肉纤维分离。然后只要用小火,勤炒勤翻,使肉纤维全部松散,颜色逐渐变成金黄就算可以了。

可能是这个技术还是比其他地方的人高明点吧,还有客观条件就是自古以来,太仓是个鱼米之乡,生活相对于其他地方还是好点的,所以一些肉啊什么的就吃到的比较多,所以这些烹饪技术也有所发挥.

因为太仓肉比较好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