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我翻译下这段话~翻译得好有高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2:58:21
首先,从文化发展嬗变来看。
西方从它的文化发源和奠基阶段的古希腊时期,精确理性逻辑思维就占有主导地位。古希腊思想家普遍具有在哲学思辩中追求严密的公理化系统的倾向。从泰勒斯直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曾不倦地探索逻辑的推理规律问题,直到导致了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以演绎推理为核心的形式逻辑体系。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以后被莱布尼茨、笛卡尔、康德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先验论和公理化的方法系统。培根在亚里士多德简单枚举的归纳基础上提出了“归纳三表法”,奠定了归纳法的基础,以后又被穆勒发展为“归纳五法”,形成了经验论和实证主义的方法系统。因此,可以从一定意义上说,西方人的思维发展史,就是精确理性逻辑发展史。

其次,从传统文化取向和文化精神来看。
西方文化产生于古希腊海岛的城邦民主制度和平民商业经济之中,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导致了古希腊民族的追求真理、勇于冒险,酷爱独立、自由精神,以后希伯来人的超越精神、罗马人的征服精神融入,从而形成了西方人理性至上,重科学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求斗争、求个性的文化精神。这种倾向把人们的精力引向探索真理、研究自然,不断与自然斗争,征服自然,在思维上必然重视定量、理性、实证、逻辑,形成精确的、理性的、机械的、自然的思维方式。

再次,从文字符号来看。美国存在主义社会学家埃•蒂里阿基安提出了一种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是一种多层的符号体系,不同的文化就是不同的符号体系,不同的文化对不同的文字、符号具有不同的感受力。这一理论对我们分析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无疑具有启示作用。人们的思维是借助于词来实现的,思想交流是通过词语表现出来,不同民族文化的语言文字符号必定会影响到思维方式,造成方式的差异。西方文字属于拼音文字,具有线性、确定性、逻辑性、系统构造性特点,富于理性,而缺乏情感;中国文字属于象形文字,具有艺术性、不确定性、情感性、形象性特点,富于情感,而缺乏理性。因此,西方文字与精确认识、理性思考、抽象逻辑、形而上学有天然亲合力,而汉语文字则有利于模糊认识、直觉了悟、形象思维、辩证思考。可见中西方语言文字符号的不同,也是构成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

有些海岛本来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发生地壳运动,部分地区出现断裂沉陷地带,与大陆分离,就成了海岛,如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有的岛屿是由于底海火山的长期爆发,喷出的岩浆 泥沙等在海底不断堆积,最后露出海面而形成的,夏威夷群岛就是这样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