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几句古文的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20:02:14
1.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执法的人铁面无私,那么国家就会富强;执法的人知法犯法,那么国家就会衰弱。
不论是是否相干的人,不论是是否高贵的人,一律都依法处置。

韩非子·有度》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执行法的人强那么国家就强,执行法的人弱国家就弱.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李悝《法经》
【译文】(对犯法的人)不分关系亲疏,也不分地位高低,全都由法律来决断。
【评介】李悝(kui)是战国时魏国的政治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的国相,主持变法。理不护亲,法不阿贵,亲疏贵贱,一视同仁。只有像李悝这样执法,才谈得上公正。

奉行法律的国家,法律严则国家就会强大,
不奉行法律的国家,法律弱则国家就会弱

对犯法的人不管他是不是亲戚朋友,也不管他地位怎样,全都依法律办事

守法的,如平民老百姓强,国家就强。如,路见不平,所有人都会来铲不平,国家就强。。。。如果,所有人都怕,连小偷都怕,国家肯定弱。
现在的情况,如果小日本打来了。国家88%的人肯定是怕死,当汉奸的料。

第2句。就是一切人民平等吧。
不过,中国要这一天。不知道多少年了。我是看不到了,除非人都死光了
死人都是平等的

“奉”这里应为遵守,“强”应为有余,多,“弱”为少。一个国家守法的人多了,国家就强大,少了,国家就弱小。

第一句我的理解是:一个国家如果守法之人为绝大多数,则国家强大。反之国家衰弱。法在这里应该不只代表法律,另一理解就是,一个国家的执法者或成为领导者能力强,国家强盛。反之衰弱。
第二句个人理解为:不论身份为何,以法裁定。
以上都是个人理解,粗浅且幼稚,各位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