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活着》和小说《活着》不同的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1 13:49:34
仔细一点:D

大情节都一样,但给我的感觉不同。

感觉小说里的主人公,虽然经历了重重磨难,到最后孤家寡人带头牛,却活的很豁达通透,有点跳出红尘之外的感觉。毕竟是社会的大背景在跟他过不去,而非他个人的问题,该做的都做了,他对自身没什么怨言。
电影太强调剧情了,没给我这个感觉,到最后觉得葛优还依旧在世俗圈里,有点装傻的感觉,所以我觉得电影不如余华小说。

同样的题材,差不多相同的拍摄年代,我觉得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强过活着,而且霸王别姬电影,跟李碧华的原著比,更完整厚重。

电影和小说完全是表达的是两个思想
小说里的富贵的外孙子最后吃豆子噎死了,富贵就只剩下那头牛和他相伴,作者很冷酷地留了这个结尾让人对富贵的人生感到很唏嘘很无奈。“活着”只个重大的主题,每个人只能活着自己的人生,对别人的无能为力。虽然有些消极,但是面对真正命运力的时候确实是只能这样。从某种层面来说人和牛没有什么差别,你只要也只能活着自己的生活。
但是电影完全改变了小说结尾的面目,留着一个无比光明的尾巴。我更喜欢小说的厚重,虽然很难受,但是觉得他的意义更深刻点。

http://quills.blogbus.com/logs/1542140.html

这个网址的文章中有详细的讨论,可以借鉴

情节有一些改动,电影中富贵败家后靠玩皮影戏为生,有庆是被春生用车撞墙塌掉压死了,最后家珍富贵二喜和小孙子在一起生活了;小说中富贵是给龙二种地的,有庆为了救春生的老婆而输血过多死了,最后结局家珍患软骨病之类的病去世,二喜在工作时被砸死,小孙子后来是吃东西时被噎死了。
至于具体的思想内容,我就不好说了,反正电影肯定把悲剧思想淡化了,文革时期的那些悲剧也没有很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