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成长经历及其性格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1:06:47
考试复习要用的,不用太长,经历和性格各四五句就行了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个从个人抗争走向革命道路的知识分子的艺术典型。她是30年代在党和革命斗争的培育下不断成长的知识分子典型。她的思想性格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小说的第一部分着力刻画林道静投身革命初期所具有的民主革命要求和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弱点。她积极追求真理、富有正义感,但又较多地存在着小资产阶级的温情和对革命不切实际的幻想。
(二)小说第二部着重表现了工农群众革命斗争对她的锻炼与考验。党的教育、革命的实践,使她在斗争中实现了思想立场的转变。从个人奋斗走向集体主义的革命道路。
(三)小说从二十四章到结束,着重描写她入党后所面临的考验。她肩负着党交给她的战斗任务,领导北京大学学生运动,在革命的征途上继续前进。
林道静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经历了与封建家庭、与个人主义小家庭、与旧我等三次重大决裂。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共产党才是青年的保护者和革命引路人;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有真正的前途,才能“永葆其美妙之青春”。这正是林道静这一典型所显示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林道静是一个典型为那个时代生的女孩子,渴望过着激烈动荡的生活,不安于平凡的做一个家庭妇女,性格刚烈,不是那种做贤妻良母类型的老婆。

林道静是一个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艺术典型,是一个“成长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作品描写了她向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攀登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第一次是与封建家庭决裂,以求得个人解放;第二次是为争取民族解放,与小家庭决裂;第三次是为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与 “旧我”决裂。林道静形象的典型意义,说明了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才会有真正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