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童”一词的来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7:12:58
:)?

黄童 :
huánɡ tónɡ

1.幼童。

2.指黄香。

黄童白叟 :
huánɡ tónɡ bái sǒu

黄口小儿和白发老人。泛指老老少少。

“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这是东汉时期京师一带对黄香的一句赞语。黄香,字文疆。江夏安陆人。他9岁时母亲去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订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和,才请父亲安睡。12岁时,江夏太守刘护职召见他,为他题名门下孝子,十分喜爱他。黄香少年时期,即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在京师已经有了不小名气。

元和元年(84),汉章帝令黄香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他在那里读了许多民间没有见过的书,打下了很扎实的学习功底。一次,他参加千乘王伉(章帝之子)举行加冠典礼,章帝在中山邸会见诸王时,向在座的介绍说:“这不是天下无双的江夏黄童。”左右听说后,都对黄香刮目相看。章帝以黄香的才学授尚书郎一职。尚书郎是主管文书一类的官员。黄香勤于政事,克尽职守,多次陈述朝廷得失,常常一个人留在尚书台处理公务。章和元年(87),汉章帝到南方巡察,汝南(今河南鲁山)
太守何敞为章帝接驾,大肆铺陈。黄香秉笔直书,指言此事并非忠义之举,实在是一个伤民之事。永元六年(94),汉和帝任他为尚书令。同年,又被任命为东郡太守。黄香上疏辞让说:“我是江淮间一个微贱的愚昧之人,学识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完全是仰仗先人的福荫,弱冠之年即被朝廷征用,连官累职,不断升任,位及尚书令。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微小的功绩值得称道。应该说我现在正是报效朝廷的时候,却又蒙恩宠,授予我郡守的重任,这实在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够胜任的。和帝也爱惜黄香的办事才能,仍留作尚书令。黄香也竭忠尽力,朝夕勤劳,忧公如家。

延平元年(106)任魏郡太守。按其旧例,每当太守莅任时,心添置备用器物,花费动辄数千万,均取自民脂民膏。黄香未到境,即下达文书,不得添置任何器物,一改颓风。到官之日,不祭灶求福,闭门谢客。时遭水灾,他乃将自己俸禄及所得赏赐赈济灾民。

黄香还是东汉著名文人。《后汉书 文苑传》有传。著有赋、笺、奏、书、令5篇。《隋书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