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前一段评选“十佳师德标兵”你认为师德有何标准?有何建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6:15:20

一、热爱教育,献身教育
1.“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是教育事业对教师师德的根本要求。
教师能否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不仅取决于他的知识和才能,更多地取决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和情感。教师只有热爱教育工作,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才能贡献给人民教育事业,才能把工作做好。
“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是教师职业精神的起点,它制约和影响着其他一系列原则和规范的实施。教师只有在“热爱教育,献身教育”这一崇高信念的支配下,才能自觉遵守“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锐意进取,严谨治学”等原则,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自觉地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
2.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育事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解决教师事业利益与教师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既需要教育外部的努力,更需要依靠教师自身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教育事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1)教师要认识教育事业利益与教师个人利益的和谐统一。
(2)教师要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
(3)教师要正确地认同教师职业。
(4)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实现尺度。
教师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对教师的尊重、满足;教师对社会的责任、贡献。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衡量应该从这两方面出发。只有崇高的价值目标,自觉地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感情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才能在追求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找到个人的幸福和欢乐,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1.“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热爱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寄予期望等多重含义。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通向学生信任教师的桥梁,是教书育人的基础。
所谓“教书育人”,是指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这两者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都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2.教师必须认识“教书育人”的复杂性和加强育人的自觉性。
3.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特点,探索新时期教书育人的规律和艺术。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这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和艺术。
(2)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