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真的有害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1:37:37
非常困惑?都说吃黑木耳很好,但最近看了一份匿名报告,着实震惊了一下,请有关人士帮忙分析,报告所说是否属实?一下是该段报告部分内容:

我的一个亲戚76岁,血黏度化验结果5项高,经常心慌、气喘、胸闷,医院确诊为冠心病,与资料上介绍的台湾企业家病情相似略轻,我就劝他吃黑木耳姜枣汤,并说:“专家讲的一定没有错,那个台湾企业家血管都堵啦就吃好了,何况你的血管没有堵,比台湾那个企业家病情轻多了。”老人相信我的话,按照资料上讲的方法连续吃了10天黑木耳姜枣汤,每天一次,血流变化验结果真降了两项(吃前化验5项高),我认为没有全部降下来的原因可能是吃的次数少,又照样吃了20天,化验结果出乎意料,血黏度变成了6项高,比没吃前还高,怎么搞的,仔细分析原料没错,水符合饮用标准,是不是吃的次数还少?台湾企业家不是吃了45天吗?再吃10天看看,结果又吃了10天,化验结果一出来吓了一跳,血黏度7项高!!!还有一项平高线,医生说实际上是8项高,此时老人病情加重,不得不求助速效救心丸,并立即住院抢救,造影显示冠状脉严重狭窄,必须装支架,否则有生命危险,结果花了5万元装了一个支架,才救了老人的命。

我百思不得其解,专家明明说黑木耳能降低血黏度,那个台湾企业家血管都堵啦就能吃好,为什么照专家说的方法吃了后,血黏度反而升高堵塞了血管呢?找不出理由,最后请教血液病医师,他看了化验单及病历后告知:“从化验单上看,第一次吃了黑木耳后,血流变化验结果与吃前相比,有三个参数变化,一是 血黏度的高切值降到了正常范围;二是红细胞压积值上升0.02;三是红细胞变形指数下降0.07。在血液中红细胞压积值和红细胞变形指数是两个重要的参数指标,一旦红细胞变形指数下降,血液循环阻力增大,红细胞就会在血管内聚集,形成红细胞压积值上升,红细胞聚集越多,血黏度就上升的越快,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老人的后两次化验报告证实了这一点,红细胞压积值的不断上升,老人的血黏度就不断升高,最终堵塞冠脉血管。”

黑木耳是不是真的影响红细胞变形和压积值升高呢?为了证实这一点,又找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做了实验,仍然每次10克黑木耳,连续吃10天,前后化验结果对比,所有人的红细胞变形指数都下降,最多的下降0.15,低于正常范围0.08,差一点休克,吃药并修养5个月后复查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

黑木耳的学名为Auriculariaauricula(L.EXHook)Underw,又称木耳、光木耳、云耳,属真菌类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在木耳属中,主要种类有皱木耳、黑皱木耳、毡盖木耳、褐毡木耳、毛木耳和光木耳(即黑木耳)。

  黑色木耳

  黑木耳是一种大型真菌,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菌丝体是黑木耳的营养器官,相当于高等绿色植物的根、茎、叶,是黑木耳的主体。菌丝体是由许多五色透明,具横隔和分枝的管状菌丝组成。它能从基质中摄取水分、无机和有机营养物质,供黑木耳生长和发育需要,在一定的发育阶段产生出繁殖器官———子实体。

  黑木耳的子实体,又称担子果,是我们吃的部分。因它最初侧生在木头上,象人耳朵的样子,故名“木耳”。木耳属胶质菌类,新鲜的木耳是胶质状,半透明,深褐色,有弹性,直径一般约为5~6厘米,最大的有时达10~12厘米。干燥的木耳是角质的,背面暗灰色,有短绒毛,腹面平滑,漆黑色,背面凸起,不长担孢子。它的腹面一般向下凹(老熟后,边缘朝上卷起,多皱曲)。凹入的腹面,紧绷绷的有脉纹,有光滑的感觉。这一面长担孢子在阴雨过后,担孢子多的时候、密糊糊的一层,等到木耳半子湿收边时,担孢子就好像一层白霜,铺在凹入的腹面。

  黑木耳是我国主要食用菌品种之一。它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其蛋白质中不仅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且赖氨酸和亮氨酸含量特别高。同时,维生素含量远远高于一般蔬菜,因而,它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黑木耳的药用价值也很明显,有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静止痛的作用,对痔疮出血、产后虚弱、寒湿性腰腿疼痛有明显疗效。特别是黑木耳有润肺和清涤胃肠作用,因而是纺织工人、理发工人和矿山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

  黑木耳以其脆而著名,在中国菜谱中是不可缺少的佐料,同时又是营养食品,含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心脏菸酸)。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蔬菜和水果还高,热量比较低。其中铁的含量为所有蔬菜之首,并具有独特的风味,是较佳的入菜食品。黑木耳还有滋润强壮、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静止痛等功效,同时作为航空、航海、开矿、纺织等部门的保健食品,更是传统的出口商品。(魏芳)

  ●挑选好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