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的症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12 21:44:59
下腹胀且痛

加上有包突出是疝气的部分症状。

关于疝,自古以来中医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成书于战国时期,并秦汉以来历代多有增补疏注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一书中已有疝的记载,如《素问·骨空论》篇中就有冲疝、狐疝、颓疝、厥疝、瘕疝、贵疝、癃疝等种疝的记载,并指出督脉为病。后至清代,所编著的《类证治载》中,对于疝更有描述:“疝气者,小腹坠痛,控引睾丸,见证于肝,而有原于任脉。故经谓:任脉为病,男子内经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经言七疝:冲、狐、癫、厥、瘕、癃也。”意思是说疝患者的下腹坠痛,并牵制睾丸作痛,认为疝的发病与肝病相关,并原于任脉失常。任脉在中医学上属于奇经八脉,是一条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前进入阴毛部,沿着腹、胸、、颈部的正中线上行,至下唇中央分为两支,环绕口唇,经面部至眼眶下的经络。任脉致病,男子可形成七种疝:冲疝、狐疝、厥疝、癫疝、瘕疝、贵疝、癃疝;而女子疝则称为带下瘕聚。《类证治载》一书中对于疝的认识与《黄帝内经》的说法大同小异,所不同的只是《黄帝内经》将疝之为责于督脉,并列颓疝而列有癫疝而已。
中医对于疝的认识与西医虽然难于完全对应,但中医毕竟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早于西医千年以。此外,历代中医对于疝的认识均有所发挥,并有一些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中医所说的七种疝,它们究竟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疝,有的还需在进一步考证和探讨,从临床上看,有的中医划归疝者,在西医上并不属于疝气的范畴。本书就比较常见的狐疝、水疝、血疝、癫疝等四种疝,从中医角度予以扼要介绍。

疝气在临床上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生,一般自己可看到或摸到在大腿根部,小腹下方,呈椭圆形或梨形肿块,有的男性可由腹股沟向阴囊突出,女性肿物可出现于大阴唇部,一般仅有坠胀感,较大的疝有时牵引痛,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右侧多于左侧。如果站立行走,尤其剧烈运动,咳嗽、负重用力时,下垂鼓出的肿块较明显,平躺时肿块可回纳腹腔,有的通过按压回纳腹腔此类为可复性疝,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酸、胀、痛等不适感,也有部分患者无不适感。小儿疝气多为哭闹时,可见阴囊明显膨大,亦有难以复位为难复性疝。据统计约有15—25%的疝可发生嵌顿,即为嵌顿疝,形成嵌顿疝后,腹疼剧烈,甚至出现绞痛,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如不及时处理,进而形成绞窄性疝,可出现肠穿孔,腹膜炎,肠坏死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