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央视)里面为什么要改尹志平的名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0:45:56

那个,不是编剧随便改的,而是金庸老先生自己改的,在新修订的金庸全集里面也是用的甄志丙这个名字。

  原因是在历史上确有尹志平其人,而且据查证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道士,但是,在武侠小说中,尹志平并非正面人物。为避免对古人产生不好的影响,于是金庸要求在新版《神雕侠侣》中将尹志平改名为甄志丙。

  尹志平(1169~1251)为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太和,祖籍河北沧州,宋时徙居莱
  州(今山东掖县)。生于金大定九年(1169)。幼颖悟,读书日记千余言。年十四遇马
  钰,遽欲弃家入道,父不允,遂伺机潜往。后被追还,锁闭静室。无何,复遁去。逃之
  再三,父始从之。初住昌邑(今属山东)之西庵。金明昌二年(1191),参邱处机于栖
  霞(今属山东),遂执弟子礼。久之,尽得邱之“玄妙”。此后,又问《易》于郝大通,
  受箓法于王处一。于是道名四播,远近尊礼,参道者不绝。继住潍州(今山东潍坊市)
  之玉清观,主盟齐东者二十年。元太祖十四年(1219),成吉思汗自乃蛮派使臣刘仲禄
  征召邱处机,闻志平为处机之上足,乃假道潍州,偕同志平去莱州昊天观见处机。对于
  邱处机之绝金、宋就元聘,起了赞画的作用。第二年,随邱处机北上燕京,西觐成吉思
  汗于大雪山,为处机十八随行弟子之冠。元太祖十九年,随处机返燕京,居长春宫。当
  是时,全真道声名远播,四方尊礼者云合。志平曰:“我无功德,敢与享此供奉乎!”
  乃退居德兴(府治今河北涿鹿)之龙阳观,寻隐烟霞观。邱处机卒时遗命志平嗣教(或
  云遗命宋道安嗣教。待处机丧事终,宋以年老请志平代),是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
  尹志平掌教后,元统治者之支持如故。全真道的鼎盛局面得以继续发展。太宗四年
  (1232),窝阔台南征还燕京,志平迎见于顺天,帝令皇后代祀香于长春宫。太宗六年,
  皇后遣使劳问,赐道经一藏。太宗七年春,去沁州(今山西沁源)主黄箓醮事。九月,
  达平阳(今山西临汾),命宋德方率众编纂《大元玄都宝藏》,志平为之请旨并筹措经
  费。同年,为尊显其祖师,又去陕西兴复佑德、云台二观,太平、宗圣、太一、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