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我 ?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22:21:16
有时候感觉 别人 也是我 。我就是别人 。 就是因为我因为无聊才故意把 我 给弄了出来
到底什么才是我呢 ??

哲学上有一个“我是谁”的问题。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幼稚的话题,有人则认为这个问题很深奥;有人认为它不值得一答,有人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却一无所获;有人为了证明“我是谁”,最后在狂傲中发疯了,有人则为了回避“我是谁”,在自卑中沉沦了……那么,到底“我是谁”?佛法中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佛法中将“我”分为四类:1、凡我;2、神我;3、假我;4、真我。
1、凡我:为凡夫所执迷的“我”,又称小我、私我。凡夫不了五阴等法都是空的,于其中妄认为五阴就是“我”,并用它来做主,结果造了很多业,流转于生死之中,没有停息。
所谓五阴,是指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统摄人的身心。色阴,指人与外界有形的物质、景象境界,包括五根五境,五根即眼、耳、鼻、舌、身,五境即景象境界,简称境界,指眼所看到的色、耳所听到的声、鼻所闻到的香、舌所尝到的味和身体所接受到的触;受阴,是指心对境界的感受;想阴,是指心对境界的想象;行阴,是指心对境界的行动;识阴,是指心对境界的识别。
为什么说五阴之法是空的呢?其实,这里的空不是顽空,人没有五阴是不可能的。比如,人没有色阴,那么人就是残疾人,没有受、想、行、识,那么人就是个痴呆者或者是无情的石头,可见没有五阴的人是不存在的。有人说,修到高境界就应该没有五阴了。这是顽空的想法,会修到无想外道上去。无想外道最高只能修到色界第四禅天中的无想天,不会脱离三界。这里的“空”是指佛性,五阴合空是指五阴合于佛性之理,五阴按照佛性之理行事,随缘而生随顺众生、利益他人的心行,这才是真正的空,否则是顽空。
凡夫没有按照五阴合于佛性之理的道理行事,生出了很多有为、有漏的心行,妄认那些不随缘、不合佛性的五阴之心行就是自己,结果造了很多业,使自己在生死中轮回不止。
五阴是众生的身心及功用。在功用的使用中,合于佛性之理了,就是妙用,其结果利他利己;不合佛性之理,就会造诸恶业,其结果害人害己。当然,有的功用既没有行善,也没有造业,比如数学逻辑运算,佛法中称之为无记,无记就是不记它善、也不记它恶之意。
2、神我:是神我外道所认为的“我”。此外道认为,在人的体内有一个类似于灵魂的物质存在,称为识神、元神等,在体内很小,有的则认为和身体一般大,甚至区分为男女、主副、好坏,来主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