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静坐,冥想是不是一回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21:15:05
佛家的禅定,道家的静坐,是不是一样的,是不是什么都不想的某种状态?冥想是想什么?想当时所想是吗?

禅定、静坐的想就是冥想,而练冥想的往往不是冥想,而是幻想。冥想是由于专心(主动)思考问题,而达到‘自动’想的思维状态,但是此状态也有深浅程度差别,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丝清明起到约束思维方向的作用,否则象被人催眠那样完全失去自主控制或者完全有控制的那是幻想,都是不对的。
这些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非想非非想天,但是必须清楚一点就是:那一丝清明决定修练者的目标是佛法还是道法或者其他外道,决定他成佛成魔的关键,当然一般人入不了定也就成不魔,没有风险也成不佛。

这不一样的..禅定在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出来的..静坐就是处于一种安静的坐在那里的一种状态..冥想就要看你是想随心动.还是心随想动了......禅定,静坐,冥想最终是融会一处的...........

不一样的。
禅定,是佛教译语中特别的译法,「禅」,这是印度梵语禅那的简称,其义为「定」、「思维修」、「功德丛林」等,故「禅定」是华、梵兼称,这是从其名称上来解说的。
若从其意义上来说,一个修行人,能摄受散乱心专注一境,即是所谓「定」;摄心系念一种法门,能出生种种三昧,即是「思维修」;依于禅定能出生种种功德,即所谓「功德丛林」。总括起来说,禅定是修菩萨道者的一种调心方法,它的目的是净化心理、锻炼智慧,以进入诸法真相的境界。由此看来,禅定是修菩萨行所必经过程的手段;禅味不可着,死水不藏龙,正是纠正认手段为目的的错误。
静坐,可以澄清思虑,增进健康,是修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免不了有种种疾病,一切疾病又可分为身和心两方面,除身上所发生的疾病以外,凡一切贪欲、愤怒、忧怖、骄慢等等不正常的思想现象,都叫做心病。我们平时往往只注意身病,对于心病,一般都不予重视。
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在冥想期间,人们也许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并调节呼吸,采取某些身体姿势(瑜伽姿势),使外部刺激减至最小,产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么都不想。

修炼是包括:冥想(参禅)、静坐(悟道)、禅定(悟禅)。三个过程。

不一不异
不一===层次不同
不异===都是修行
如同上楼 台阶一样 楼层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