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关于窦娥冤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5 20:05:52
简单分析第三折戏中窦娥的性格发展特点

本折戏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窦娥谴责天地鬼神,第二部分是窦娥与婆婆诀别,第三部分是窦娥发下三大奇愿。这三部分有张有弛,疏密相间,富有鲜明的艺术节奏。一开幕刽子手摇旗提刀,监斩官厉声吆喝,再配上缓慢沉闷的锣鼓声,舞台一片阴森紧张的氛围。窦娥披枷戴锁登场,呼天抢地的悲诉怒斥,更加重了悲剧气氛。眼看窦娥就要成为刀下之鬼,观众的心绷得紧紧的。后作者却宕开一笔,转人第二部分婆媳诀别。窦娥哀怨低回的身世之叹与第一部分高亢激昂的斗争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她内心世界的另一面,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剧情发展明显有一顿,形成一张一弛的戏剧波澜。这一“弛”为下一“张”蓄势,从而转入全剧的高潮,真是跌宕多姿,匠心独运,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窦娥冤》第三折是“旦本”戏,由正旦窦娥主唱,表现她被押赴刑场处斩的情景。该折由十支曲子及相关的说白构成。在此,作家紧扣“冤”与“怨”两个字,将全剧的矛盾冲突推向高潮。从情感内容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1~2支曲子集中写窦娥的冲天大“怨”:

【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在传统观念中,天是公正无私的,它代表着道德意志,是至高无上的主宰。皇帝被奉为天子,正是为了突出君权神授,强调君主是秉承天的意志统御天下。就连农民起义也常伪造一部天书,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帜,以证明揭竿造反天然合理。窦娥自然免不了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在本剧的第一折中,她曾将自己的苦难归结于“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前世里烧香不到头”,并乞求天的怜悯保佑:“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然而,亲历过如此奇冤,到了押赴刑场的时候,她再也不相信天地的神圣了,她向天提出质问,断然否定天的公正性。如果天地公正,为什么现实世界总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既然天是人类的主宰,为什么不能改变这污浊的现实?现实逼得人们去思考,要么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