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乱掐了几首月诗,请赐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01:36:13
1.对月
秋水澄碧月玲珑,清光缥缈印长空。凭栏独对云台镜,挑起寒霜一片风。

2.弄月
天上玲珑月,水中月玲珑。
相映两轮玉,交辉镜非铜。
闲挑青石落,点开涟千重。
天镜辉犹在,水玉已不同。

3.怜素娥
玉兔执杵捣蟾宫,丁丁寂斧荡碧空。
广寒昨夜又阑风,吹落金桂凡尘中。
天女应怜花开处,苍枝翠叶无枯荣。
只是天上楼虽好,千秋万载庭院空。

这三首诗是去年中秋作的,这半年来多次删改,终不见效,总觉得词句太堆砌了些,平仄也有些不对,请各位指点。
应灵羽_无双:<对月>中“凭栏独对云台镜,挑起寒霜一片风”改为“凭栏远对瑶台镜,描下倩影赠凉风”。如何?“瑶台镜”有典,出自李白《古朗月行》“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首句还在推敲中.

能看出你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对格律也有一定的了解,这几首诗也尽了心雕刻,但最大的缺憾就是"无心",换个说法就像你画画,颜料,色彩,笔的粗细都柔婉合女儿家的心气,但是问题就是你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画什么,直到东一笔西一笔之后才觉得像了某些形状,于是再费力地向那个形状进行改动,其实在读者看来,这画并没有太像任何东西,而在作者,却往往已经改得很累,"自我"被画深深地感染了,但更走不出来.一句话,加强内心哲思、阅历的修炼是关键。

回到写诗的话题上,苏轼说过"胸有成竹"再下手,写诗也要有一以贯之的主题思想,就像穿珠子要有线,否则写下来就会琳琅满目,但没有整体价值.比如你的诗,尝试了三种体,其实它们各有其写作要旨,比如绝句出奇于后两句,五绝重在字精,七律颈颔应该富于变换等等,技巧很多,不是格律不错字数正好就成为合格的七律五律的,具体再说几句:

1.对月
秋水澄碧月玲珑,(澄碧与玲珑都是写月,且在一句之内,不甚合法.这就使读者虽然空有一个“挺美”的概念,但——到底是什么样的月呢?心中并无一个定论,)
清光缥缈印长空。(印字下的不错,可想见实境,)
凭栏独对云台镜,(转而写人,但人镜月之间没有形成必然的逻辑关系,云台镜似写高处,但无典故可查。)
挑起寒霜一片风。 (没有解决三的问题,反而将画面拉向更朦胧的境地,而清冷与前文惟美不符,如果云台镜是指月,可说得更明确一些,并升华一下,比如:凭栏谁解揽天镜,涤荡心胸几抹风?或者:人间亦有昊天镜,藏在心胸第几重?)

2.弄月
天上玲珑月,水中月玲珑。(这首是三首中最好的一篇,虽然字句疏落,但一以贯之始终,像鲁迅说,小溪,就清浅也是好的,不错。起句互嵌。)
相映两轮玉,交辉镜非铜。(三四句有打油味,意思平平)
闲挑青石落,点开涟千重。 (又是挑字,喜欢前五字,五律就没多少字,后面有点浪费。)
天镜辉犹在,水玉已不同。 (好处就在全篇不离天月与水月,还算完整。——深意都是后咀嚼出来的,是心性的下意识外化,所谓禅诗,写的时候是不刻意深刻的。)

3.怜素娥
玉兔执杵捣蟾宫,丁丁寂斧荡碧空。
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