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选择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22:55:50
一、单选题
1. “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C. 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 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3.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A. 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
B.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 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4.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是指
A. 矛盾斗争性的存在不受特定条件的限制
B. 矛盾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
C. 矛盾斗争性既受特定条件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
D. 矛盾斗争性可以脱离矛盾的同一性而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

5.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A. 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 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C.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 坚持全面地看问题

6.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
A. 是否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
B. 是否承认事物的运动
C. 是否承认运动和静止不可分
D.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7.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 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 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
D. 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

1.b
2.d
3.d
4.c
5.c
6.b
7.b
8.c
9.d
10.d
11.c
12.d
13.d
14.c
15.d

1、B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个就能够选出来
2、C 高二哲学上册规律那里讲的,书上的原话“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D 这个题用排除法,C本身错误,AB没有体现
4、C (这个不敢肯定)
5、C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统一”的方法论意义,是矛盾分析方法之一
6、D 这个是书上的一个重要原理,第四课第三节第二框《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特别注明是根本分歧
7、B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因此我认为你这个题有些问题。要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请看人教版哲学上册第三课第三节
8、C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个是书上的原话
9、C 量变和质变都引起了事物变化,但是区分量变的质变的是度
10、倾向于D。因为AB都是不正确的,C不会排除,但感觉也是有问题
11、C 另外三项都有辩证法的倾向
12、B 因为A不正确,C和D把矛盾相互转化给缩小了范围
13、B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书上的原话
14、C 感觉,知觉,表象都是认识的方面,在认识论中研究。并且属于感性认识
15、D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就是“斗争性”,统一就是“同一性”

根据楼上的答案,个别题目不同意
1、B
2、D
3、D
4、C
5、C
6、D(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7、B
8、C
9、C 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事物才会发生质变)
10、D
1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