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是由何引起的,并有什么症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8:52:23

脑血栓的病因有哪些?

  ①血管壁受损、管腔狭窄:最常见的脑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多侵犯较大和中等管腔的动脉。病变部位内膜增生,胆固醇沉积于动脉壁、有时钙化,常可导致管腔狭窄。其次是脉管炎、颈部外伤、感染以及血管先天变异等所致管腔狭窄。
  ②血压下降、血流缓慢,在低血压或心功能不全者,由于血压下降,血流缓慢,易使血流淤滞,导致管腔狭窄、闭塞。
  ③血液的化学成分改变、血粘稠度增高:如脂代谢障碍、脱水、大出血、休克等致血容量减少,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凝固性异常均可使血流淤滞,易于发生脑血栓。
  凡造成动脉管腔变小,内膜增厚的各种动脉疾病,引起凝固性增加的血液异常以及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降低的因素,都可促使脑动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上,动脉粥样硬化的管壁发生内出血或坏死部分,容易形成血栓。动脉壁的病变是脑血栓形成的基础。管壁硬化变性或炎性改变均可使动脉内膜粗糙,管腔狭窄,为血液有形成份尤其是血小板粘附到病变部位创造了条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遗传因素、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感染、肥胖、精神紧张等。如有血液粘滞性、凝固性增高、血流缓慢、血压降低、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等因素,更促进血栓形成。在血栓形成所致的脑梗塞患者中,常可发现颅外血管狭窄。年龄大于50岁者,脑血管缺血性病30~40%发生于颅外段颈动脉,其中大部分发生于颈内、外动脉分叉附近。其病因90%以上是动脉内膜粥样硬化而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栓形成也可发生于梅毒性动脉内膜炎,脓毒性动脉内膜炎(全身或局部感染伴发),结缔组织病(包括风湿热),动脉炎(结节性动脉内膜炎、过敏性动脉内膜炎、大动脉炎、钩端螺旋体动脉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头部和颈部闭合性外伤,夹层动脉瘤,某些血液病(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严重贫血等)和放射线治疗之后。血栓一般数小时内即可形成,形成后可顺行性或逆行性发展。但血栓又可在几天之内经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自行溶解或栓子碎裂流入远端血管。

  脑血栓的症状体征

  1.呈突然起病,常开始于一侧上肢,然后在数小时或一、二天内其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进行性累及该侧肢体的其他部分。

  2.多数不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