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珍珠港事件不解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23:51:53
我不明白,日本怎么敢做这件事,
他不知道后果是多么严重吗?
在这次战争中
日本杀了2400美国兵,过后美国报复投了2颗原子弹,杀了日本11万人
美国损失了一个珍珠港,过后日本损失了广岛和长崎(日本本土本来就小,投2个原子弹够受了)

由于美国和英国对日本的全面军事禁运,日本的战争已无法为继,如果继续和美国和平下去,在中国的战争也将失败,所以日本必须和英美有一战,以夺取东南亚的战略资源,海军部计划是在宣战后利用部署在塔拉瓦和吉尔伯特群岛以及马绍尔群岛的航空兵迟滞美太平洋舰队的南下步伐,等日本联合舰队在东南亚作战结束后与美军在马里亚那群岛决战,山本五十六坚决反对,他在美国游历多年,在哈佛大学留过学,对美国的工业力量十分了解,他指出,速度是日本取胜的关键所在,如果要战,开战一年有取胜希望,之后就再无胜利可能.所以要对美国太平洋舰队以致命一击.使之在半年内无法积聚足够与日舰队抗衡的力量,随后,日在太平洋发动全面进攻,不断消耗美舰队实力,建立日本的绝对国防圈,等日舰队陈兵美国西海岸,美国将不得不接受现实,承认日本在太平洋,至少是西太平洋的霸权,争取对日本有利的停战.结果中途岛之战后日本获胜的希望彻底破灭,随后的发展就不是日本能控制的了

日本是想借此对美国施以恐吓,警告美国不要插手太平洋战争,并借此机会妄图控制远东局势,可惜他们的算盘打错了,而且那时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1941年,日本的海军实力仅次于美英两国,居世界第三位。若单独与美国太平洋舰队比较,实力还要稍强些。并非没有取胜的机会。所以我认为一楼“那时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的说法是不恰当的。

当时日本海军采取这种偷袭的方法,并非是不知道后果之严重。而且,恰恰是日本自知国家实力不济,无法彻底击败美国,才被迫铤而走险的。

1941年,美国已经开始对日本实施了全面禁运的政策。诸如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日本已经无法买到。这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是十分致命的。当时日本国内的燃油储备只够使用不到1年了。在中国战场上的日军面临断油的危险。这迫使日本下定决心对美英宣战,以便占领东南亚的丰富石油资源。这个作战任务自然要落到日本海军头上。

当时的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曾担任日本驻美使馆武官,并对美国的工业潜力进行过详细考察。山本深知:美国的工业潜力远远大于日本。如果美国的工业真正进入战争轨道,日本绝对没有任何取胜的机会。所以既然对美开战无法避免,日本就只能使用偷袭的战法,在美国人没有准备的前提下,迅速摧毁太平洋舰队,迫使美国人与日本进行和谈。最终达到把美军势力限制在东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