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如何正确评价我国社会主义改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20:46:18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如何正确评价我国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2)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如何评价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建国到1956年,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对它们进行赎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是一个创举。对于如何评价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的成就和不足是什么?党史界一些论者发表了不同意见。

  黄如桐指出,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尽管存在着缺点和偏差,遗留问题不少,但毕竟是支流。主要应看到,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主要表现在:

  (一)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曾经提出过但从来没有实现过的用和平的赎买的办法,即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办法,把资本主义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变,这在世界上出现过,但是采取这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如此兴高采烈地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

  (二)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消灭剥削阶级、改造人的伟大战略方针,达到了“阶级消灭、个人愉快”的目的。

  (三)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和平改造的方针、政策,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

  邵纬生认为,应全面地评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成就和不足。其成就主要:

  (一)区别两种资产阶级,采取不同政策。党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因而对资产阶级不是采取一律打倒,没收其资产的政策,而是对民族资产阶级与官僚资产阶级相区别,在民主革命时期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

  (二)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