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还珠”故事的来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6:16:28

成语 合浦还珠
近义词 物归原主、合浦珠还
故事
东汉时代, 孟尝曾任全浦太守。 那一带地属沿海, 不产化合物果实而盛产珍珠。 那里百姓需要的粮食, 多从隔邻交趾郡 (汉时所置,即今越南北部之东京州)运来,两地经常有商贩往返以合浦珠宝交换交趾粮食。 怎知在孟尝未出任合浦太守之前, 那前任太守却是个贪得无厌之辈。 他命令采珠的老百姓, 凡采到珠宝, 全部要送到太守衙门, 为他所有, 他只把少许次等的珠宝还给采珠的人维持生活。说也奇怪, 自从太守命令下达之后, 那里的蚌逐渐减少, 自然地迁移至交趾郡边界。 由于海里的蚌迁移了地方, 合浦一带变为一无长物,行旅商贩当然不会再到, 没有粮食, 百姓饿死的不知多少。 孟尝到任后, 首先革除先前那贪官的不合理法规, 处处为民求利。 不到一年,那些迁移而去的蚌又重回合浦, 百姓便过实安乐的生活。
解释
◆ 合浦: 地名, 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
◆比喻物归原主或人去而复归。
◆指珍贵的物品失而复得。
◆ 比喻人或物的失而复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而合浦珠还,君幸足矣,穷问何为?」
来历:
◆后汉书循吏孟尝传:「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於交阯郡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於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籴,把米谷买进来。诡,督促。
◆ 《后汉书》孟尝传:「 迁合浦太守……尝到官, 革易前弊, 求民病利。 曾未逾岁, 去珠复还。」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合浦珠还 ( hé pǔ zhū huán )

【解 释】 合浦县,原属广东,现属广西,因为是沿海县,水产发达,特别是产珍珠著名,现用“合浦珠还”比喻失物复得或人去复还。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