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联想使用了哪些战略,运用组织学理论谈谈启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23:02:06
这是一道组织行为学考研题目,希望大家围绕——组织行为学——这一学科做答,答案会更准确。

一方面,管理咨询市场需求旺盛,增长势头迅猛,但是其中类似的“虚旺”占有一定比例,盲目性和跟风效仿是主要表现,以至于不分企业实际的发展阶段、存在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需求也不明晰时,就找到咨询公司直接做全套战略管理咨询,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这种现象反映的是企业对战略、对管理的理解存在误区。其一,认为未来的管理是能够依靠全面设计规划出来的,忽略了企业管理更多是在内外环境变化中不断调整适应并自我修复而成形;其二,对战略规划的最佳制定时机理解有偏差,以为任何企业任何时候都需要做战略规划。

  针对战略规划的最佳时机的基本观点,首先,战略规划应当包含内容、程序和时机三个层面,内容是指诸如商业模式、产业选择、公司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支撑战略体系与应对策略等等;程序则是指制定战略规划的流程、过程监控、责任、权限和制定修改的规则;时机则是指何时才确实需要系统思考并详细考虑战略规划,时机问题是多数企业甚至有的咨询公司在为客户咨询时都忽略的问题。

  企业自成立起要经过三关,生存关、规范关和发展关。

  在生存关,即是企业创始成立时和谋取生存机会的初级阶段,该阶段企业关键问题是解决销售收入、保持基本财务收支平衡或现金流,一切经营管理的目标导向是保证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少数探索新业务而单独设立的公司需要考虑集团的战略导向除外)。这个思路必须十分明确,许多创业的公司在商业计划书中描绘了极其理想的战略蓝图和利润前景,但是只要生存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战略规划基本上是失效的。换言之,这个阶段的企业做战略规划的紧迫性不强或者说不太需要战略规划,首要解决的是经营问题而不是管理问题。此时的战略与管理咨询相当于“为小孩子量身定做终身的衣服,设计未来的全部生活阅厉”,价值不大。

  在规范关,企业随着业务的扩张、销售业绩、人员规模的扩大,内部协调的程序变得复杂,沟通成本高,新老员工的激励考核与发展晋升都变得更加困难,内部管理矛盾突出,梳理业务流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全面提升管理绩效和运营效率,加强规范化管理变得十分紧迫,这时规范是个“坎”,能否走出混沌和困惑,实现从小到大,从粗放管理向规范精细化管理转型成为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换言之,这个阶段的企业做战略规划的紧迫性增强或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