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病是什么病?是什么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5:02:49

克山病是一种流行于荒僻的山岳、高原及草原地带的以心肌病为主的疾病。本病于

1935年首先发现于黑龙江省克山县,故名克山病。在黑龙江、吉林、内蒙、河

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荒僻地区有流行,农民及其家属患病率高,南

方地区亚急型6~8月发病率高。

急型:起病突然,进展迅速。表现为胸闷、恶心、呕吐,呕吐常极为频繁、顽固、

可有头晕、气急、咳嗽、心悸、不安、口渴、浮肿等,严重者可出现昏厥、抽搐或

心原性休克。检查可见四肢厥冷、体温下降、脉搏微弱、血压下降并有冷汗,但意

识清醒。心脏扩大,听诊可闻及一系列改变,下肢可有凹陷性水肿。

慢型:起病缓慢,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心悸、下肢浮肿。检查可见呼吸急促,

多采取端坐位,心脏明显扩大,听诊可闻及一系列改变。

潜在型:多无自觉症状,少数在劳动时出现轻度头晕、心悸、呼吸困难。心脏轻度

或中度扩大,可伴有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

心电图检查可呈现多种改变。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本病治疗在于抢救心原性休克,

减轻心脏负担,控制心力衰竭,纠正心律失常。可用大剂量维生素C。慢型、潜在

型可试用卤碱。

概述

克山病,亦称地方性心肌病,于1935年在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因而命名克山病。主要病变是心肌实质变性,坏死和纤维化交织在一起,心脏扩张,心室壁不增厚,附壁血栓常见,光镜下可见心肌变性坏死。电镜下可见线粒体肿胀,嵴分离和断裂。

病因

病因不明,病因的研究分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和生物病因两大类。生物地球化学病因说认为病区水土中和微量元素硒、钼、镁或有关营养物质缺乏或失去平衡引起代谢紊乱心肌损伤。生物病因学说认为由病毒感染引起。或由于两种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发生在我国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地带内。

症状

可分四型: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急型:多冬季发病,常因寒冷,暴饮,暴食分娩等而诱发。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