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司马徽说:“此地有‘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凤雏”指的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7:48:44
“凤雏”与《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有关

庞统,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庞统其貌不扬,却胸怀韬略,素有大志,他是东汉末年、三国之初可遇而不可求的怪才。庞统平日和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是要好的朋友。庞统和诸葛亮在这些朋友中是出类拔萃的大才。司马徽(水镜先生)曾言:“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领荆州时,任庞统为耒阳县令,在县官位上不理县事,后经诸葛亮、鲁肃再三推荐,被刘备任为副军师中良将。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在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当时只有三十六岁。死后追爵为关内侯。后人对庞统之死作诗叹息: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
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
谁知天狗流量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三国演义》的庞统有更多的智谋表现。而史实的庞统则与法正先后为刘备在野战、军事方面的倚重的智囊。陈寿先生比法正为程昱郭嘉,比庞统为荀彧。

庞统,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庞统其貌不扬,却胸怀韬略,素有大志,他是东汉末年、三国之初可遇而不可求的怪才。庞统平日和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是要好的朋友。庞统和诸葛亮在这些朋友中是出类拔萃的大才。司马徽(水镜先生)曾言:“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领荆州时,任庞统为耒阳县令,在县官位上不理县事,后经诸葛亮、鲁肃再三推荐,被刘备任为副军师中良将。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在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当时只有三十六岁。死后追爵为关内侯。后人对庞统之死作诗叹息: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
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
谁知天狗流量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三国演义》的庞统有更多的智谋表现。而史实的庞统则与法正先后为刘备在野战、军事方面的倚重的智囊。陈寿先生比法正为程昱郭嘉,比庞统为荀彧。

卧龙是诸葛亮
凤雏是庞统

《三国演义》中司马徽说:“此地有‘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凤雏”指的是谁? 三国演义中 司马昭是哪国的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的扮演者叫什么名阿 三国演义中司马徽对刘备说“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是在第几回里说的? 请问三国演义中的司马徽是何许人也 在《三国演义》中“空城计”诸葛亮和司马懿各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说的五路奇兵的上庸 三国演义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表现出司马昭什么样的心理 三国演义中有没有,诸葛亮死治司马懿这一集?是第几集? 陈群在魏文帝时是镇军大将军,托孤重臣,但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到了平辽东公孙渊时又成了司马懿的行军司马